Page 661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661

1998—2005年舟山市城市燃气管网情况
               表3-5-2-1                                                                             单位:千米






























                   瓶装液化石油气    1989年,因液化石油气方便卫生,居民竞相购买,一些企事业单位纷纷投入财力、
               物力和人力,向上海金山、浙江镇海等炼油厂采购计划外液化石油气,用户与日俱增。部分机关、学校、企
               事业单位的食堂和饭店、宾馆也用液化石油气作炊事燃料。1990年,市区液化石油气用户从1988年1300户猛

               增至2.2万户。此后液化石油气计划供应减少,逐步被市场调控取代,并且液化石油气的使用逐步推向渔农村
               海岛居民。1995年,全市城乡液化石油气供(售)气单位24家,储气能力800吨,钢瓶总数12.22万只,供气

               总量5793吨,其中家庭用量4961吨;供气总户数12.56万户,其中家庭用户12.41万户,用气人口38.7万人。
               1996年开始,储气能力、供气总量逐步提高。2005年,全市供气单位17家,城市建成区(含县城)储气能力
               2437.3吨,自有钢瓶31.91万个,供气总量3万余吨,其中家庭用量1.86万吨;燃气用户83746户,其中家庭用

               户81482户,用气人口20.78万人。
                   管道煤气    1989年,兴建管道燃气工程,总投资5946万元,在临城建有贯通式96孔水平炉2座及配套

               的净化装置,设计生产能力5万立方米/日。其生产工艺采用水平炉对煤高温干馏后产生的煤气,经过净化压
               缩后,通过输配管网送至用户(图3-55)。1991年7月点火烘炉,试生产、供气,日外供燃气2.2万立方米,当
               年用气户7000余户,1993年增至1.7万多户,30%以上居民家庭燃气灶取代煤球(饼)炉。至1994年底,居

               民累计申请用户25817户,安装22766户,点火供气18436户,工业及饮食服务业等企事业单位用户数百家。
               1996年8月,启动管道燃气技改工程项目,实施把水平炉煤制气生产工艺改为国际上较先进的液化石油混空

               气生产工艺:将液化石油气汽化后,与经过干燥过滤的压缩空气按40∶0的体积比例在混合器内进行混合,然后
                                                                          6
               通过城市输配管网经过调压后送至用户。1997年3月,投资3500万元正式实施该工程,新安装容量1000立方米
               和200立方米球状储气罐各2只,50立方米卧式罐2只,总容量2500立方米;主要生产设备有美国阿特耐特热

               水加热型汽化器3台,浮动可变孔口混合器3台,快速热水炉3台,比利时阿特拉斯螺杆式空气压缩机4台等;
               设计生产能力为6055立方米(热值10800大卡/立方米),设计年供气规模1250万立方米;新建1000吨级液化
   656   657   658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