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664

第六章  城乡建设

























                                                  第 一 节   概   况





                1989—1994年,城乡建设围绕《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2000)》,开展城市绿化系统、燃气、环境
            卫生、防洪防潮、供水排水等城市服务设施建设、住宅小区建设、旧城改造、浙江舟山经济开发区和东港经
            济开发区建设等,逐年提高城市综合功能。1996年,舟山获建设部授予的“1995年度全国市政公用事业目标

            管理、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称号。
                1995年,进一步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城市管理,稳步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推进城市化进程。

            2000年,根据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87—000)》实施完成情况以及城市化发展提
                                                                       2
             出的新要求,编制完成新一轮《舟山城市总体规划(2000—020)》并组织实施:以建设临城新区为龙头,
                                                                 2
            带动区域、城乡协调互动发展,扩大市区建成区面积;继续加快定海城区改造,完善旧城服务功能,建设具

            有古城风貌、人文内涵的历史城区;发挥沈家门渔港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渔港旅游胜地;建设高亭、菜园
            海岛特色城区,抓好金塘、六横、衢山及万人以上经济大岛的集镇建设,形成一批实力较强、发展规范的中

            心镇;改善渔农村基础设施,以道路、住宅、供水为建设重点,推进海岛新渔农村建设。全市城乡面貌日益
            变化,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89—005年,城市建设累计投资57.25亿元,新(改、扩)建道路320千米,建
                                           2
            排污泵站(泄洪翻水站)12座,新增排污泄洪能力3.88万立方米/小时;城市供气管道燃气综合能力增加到

             14.17万立方米/日,是1994年的3.37倍;城市园林绿地从1988年的163.2公顷增加到1760公顷;城乡新建住
            房建筑面积1122万平方米,其中1991—2005年集镇和村庄建设累计投资25.34亿元,竣工房屋住宅建筑面积

            595.17万平方米。2001年后,全市城乡居民住房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90%以上城镇居民户有一套经济实用
            的住宅,90%的渔农村住户有一幢2~3层的砖混结构楼房。
                2005年,市区建成区面积从1990年的10.5平方千米扩大到51.80平方千米,全市城市化水平55.06%。建成

             区人口28.93万人,人均住宅建筑面积32.22平方米,人均日生活用水量190.50升,供水和供气普及率分别为
   659   660   661   662   663   664   665   666   667   668   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