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1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671
路路面、绿化、灯光照明和地下管线等进行整修改造。改造后道路断面为:机动车道宽14米,非机动车道宽
3.25米×2,绿化带宽(2~4)米×2,人行道宽(2~3)米×2。沿路种植各类灌木12万余株,景观植物和各
种花卉1200株,铺植草坪4500平方米。道路西段北(西园街区至西河桥)沿河建长500余米、宽4~8米的绿
色长廊,临河辟居民休憩处5个。沿路安装杆高9米的水晶灯158组,每组功率1080瓦。
环城东路 位于定海城区东,为城区主干道,南北走向,南起海滨桥,北至环城北路,东傍新河。1989年
前已建成,全长2610米。以昌国桥为界分南北两段,其中北段长710米,宽8米,沥青路面(图3-57)。1993
年北段向东拓宽,建成三块板,宽36米,混凝土路面,间隔2条宽1.5~2米的绿化带。道路东侧(沿河650余
米,宽10余米)砌筑花坛,植树种花,敷设曲径小路,布设石凳石椅,可供居民休闲、晨练。
2001年4—9月,投资1800万元,重点改造南段(昌国路至海滨桥),长1900米,调整给水、供气、排水
(污)等地下管线,重新埋设供电、通信、有线电视等管线。原道路断面两块板,车道宽18米,绿化带宽3米,
人行道各宽6米。改造后道路断面为机动车道来回四车道,宽15米,沥青混凝土铺装,两边设0.62米高的铸铁
链条栏与非机动车道相隔。非机动车道3.5米×2;人行道东、西侧各4~ 8米、3~6米,分别用灰白和枫叶红
花岗石板材敷设,并与机动车道在同一平面上,为舟山城市道路建设首例。道路东侧沿河建绿色长廊,有嬉
水带4处,圆弧形悬挑亲水平台6个,各式花架3处,草坪和花坛49个,街心小花园1个,占地2400平方米,双
人靠背椅48把,花岗石条凳8条,单人圆鼓凳24个,供观赏石球21个(直径0.5米)。拓展与解放路交叉之双
拥模范广场。道路绿化除保留原先的香樟、雪松、海桐、广玉兰等灌乔木外,新增杜英、铁树、桂花、石榴、
月季、日本樱花等。路西侧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间建矩形花坛,与行道树广玉兰连成一线,东侧由花坛和行
道树连成一线,形成开放式绿色隔离带。沿路设置玻璃钢白色花盆350余个,花岗石花盆36个,栽植各色适时
花卉;绿化面积3万余平方米。安装高杆投光射灯172组,每组650千瓦;草坪和休闲处置各类彩色草坪灯、地
埋灯、泛光灯和庭院灯等共260余盏。跨河置半圆形彩虹拱灯2条。是年12月,南段通过省建设厅、省质量技
术监督局考评,被命名为“省级城市街容示范路”,为舟山率先达到省级街容标准的城市主干道。
总府路 步行街,位于定海城区中心,南北走向,南起解放西路,北至昌国路(接建国路)。1998年11月
始建,拆迁房屋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2001年10月竣工,全长430米,宽18米。投资340万元。路面用苏州地
砖敷设,浅灰色为主,间有彩色。步行街中轴线南北各设报时钟1座、小型雕塑1个和禁止机动车通行标志牌,
沿路置有花坛、玻璃钢顶棚亭子、广告廊、电话亭和消防栓、木条板凳等。街道两旁均为4层高商住楼,其中
住宅4.5万余平方米,商业和办公用房建筑面积近1.3万平方米;底层为商店,共百余间,多为服饰商店,颇具
“服饰一条街”特色。
解放路 位于定海城区中心,为城内主干道,东西走向,东起新桥路,西至西山路。改造路段为环城
东路至环城西路段,全长1000米。20世纪80年代拓建路面宽18米,沥青混凝土路面。2004年5—7月再改建,
路面拓宽至24米,其中主车道宽6米,沥青路面,用标线与非机动车道分隔;非机动车道(各宽4~5米)和人
行道(各宽4.5米)齐平,均为花岗岩火烧板敷设,其标高仅比机动车道低4厘米。更新通信、电力、燃气、自
来水等管线,有线电视等挂空线均移埋入地,拆除各种栏杆、立杆;换原规格不一的铸铁窨井盖为复合彩色
方形井盖。沿路建港湾式公交车停靠站6个,新置果壳箱、木制长条凳、花盆,安装公用饮水机5处。总耗资
7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