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上卷
P. 670
第 三 节 市 政 建 设
1989— 2005年,市政及广场建设累计投资29.04亿元,新(改)建道路320千米,面积330万平方米;新(改)
建排水管道270余千米;新增桥梁80余座。2005年,市区实有道路415千米,面积429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
14.84平方米;排水管线长334.76千米,其中污水管道长98.39千米,污水排放量3250万立方米;桥梁142座,
其中定海城区135座;路灯1.75万盏。
本节除“排水、泄洪、防汛”一目有涉及临城新区外,其余所述均指定海、普陀两地的旧城区。
道 路
1989年后,定海、普陀两地旧城改造陆续展开,城区道路街巷建设步伐加快。1989年,新建定海东海西
路,长360米。1992—993年,改建普陀东河路、中兴路,新建定海环城北路等。1997年,新建定海东河路、
1
普陀海舟路,总长2523米。此后,又陆续完成定海环城东路、昌国路、新桥路、青垒头路、解放路和普陀滨
港路、东海路等城区主要路段的改建;新建定海总府路、昌洲大道、东山路及普陀灵秀街等。1989—005年,
2
新建道路280余千米;拓宽、延伸、改建主要道路30余条,总长36千米;整修道路路面134万平方米,整修人
行道70余万平方米。2005年底,城区道路415千米,道路路面429万平方米。
昌洲大道 始称外环线,2002年2月易现名。位于定海城区北,近西北—东南走向,西起青岭分水岭,
东至双拥路。1999年12月动工,2001年10月竣工通车。全长4660千米,宽60米,混凝土路面,机动车道、非
机动车道、人行道分离。道路宽断面为:人行道(含绿化带7米)—非机动车道(6米)—绿化带(2.5米)—
机动车道(11米)—绿化带(7米)—机动车道(11米)—绿化带(2.5米)—非机动车道(6米)—人行道(含
绿化带7米)。道路施工与给排水、燃气、通信、有线电视、
电力、照明等地下管线以及道路绿化、交通标志等配套设
施建设同步进行。总投资1.2亿元,为全市等级最高、最宽
的现代化城市道路。道路建成后,极大地改善了市区的交通
环境。
环城南路 位于定海城区南,东西走向,东起颜家峧
路,西至晓峰岭隧道,全长3388米,宽30~36米。1984—
1985年,建成环城东路至人民南路段,长560米。1987—
1990年,向西延伸至晓峰岭隧道,道路延长至2480米,宽
30米,其中主车道为18米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各宽6米
(图3-56)。1993-1994年,从东港桥向东延伸至颜家峧路,
长908米,宽36米,三块板,主车道宽18米,非机动车道各
宽4米,有2条各宽2米的绿化带间隔,人行道混凝土块敷设
各宽3米。2002年6—月,对环城东路至晓峰岭隧道段的道 图3-56 定海环城南路(1989年)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