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8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368

第 四 节   贷   款






                                                    贷 款 总 量 变 化

                受1988年和1993年两次经济热胀影响,银行信贷资金一度供求矛盾突出。1990年,全市贷款余额16.47亿
            元,年增长17.05%,贷款余额首次大于存款余额,打破自1985年4月以来保持的贷差局面。1991年,存款增长
            远高于贷款增长,存差不断扩大,全市信贷资金相对宽松。1992—993年,全市信贷存差日益缩小,资金供
                                                                      1
            求矛盾再度突出。


















                                         1989—005 年舟山市贷款年度增量情况
                                             2

                1994—005年,全市各项贷款快速增长。1994年,全市贷款年增长26.3%,超过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幅
                      2
            度6.7个百分点。1995年,由于统计口径变动,各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大幅上升,是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

            额46.60亿元,新增额10亿多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国有商业银行组建资产管理公司,经营和管理国有
            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资产。1999—000年,全市4家国有商业银行剥离不良资产8.2亿元。金融部门研究出台
                                          2
            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推荐100家重点企业作为金融支持重点。
                2005年,市工商银行、市农业银行被列入省首批小企业贷款试点行。各金融机构推出整贷零偿贷款、循
            环贷款、应收账款融资等相关业务品种,创新贷款方式和解决抵押担保问题;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推出在建

            船舶抵押贷款业务;各金融机构通过发展信用证、保函、保理等国际贸易融资业务,满足企业多种融资需求。
             12月末,信用证等国际贸易融资余额24.64亿元,比年初增加3.07亿元。

                2005年末,全市各项贷款余额284.7亿元,比1989年末增长19.25倍。


                                                  贷 款 行 际 分 布 变 化

                1989—993年,全市贷款主要集中在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1993年末,3家行、社余额占比
                      1
            78.0%,新增额占比72.4%。1994年,4家商业银行贷款新增额占比全面下降;农村信用社由于存款大幅度增

            加,贷款增加额上升为全市之首,是年农村信用社贷款新增额占比39.4%。1995—1996年,建设银行贷款不断
            上升,1996年末,建设银行贷款新增额占比36.9%,上升为全市第一位。1997—998年,农信社受企业转制
                                                                                  1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