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9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490
率35%,建成环境噪声达标区总面积23.5 平方千米、烟尘控制区总面积38.5 平方千米,工业烟尘排放达标率
52.7%。
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保护区建设 1988年,五峙山鸟岛被列为定海区级自然保护区,对鸟类实施各类有效保护和管理。
2001年9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面积0.2平方千米。至2003年底,保护区内有海
鸥3200余只、白鹭4000余只、各类候鸟300余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黄嘴白鹭等800余只,并新发现世界濒危
鸟类黑脸琵鹭。2005年,在五峙山鸟岛繁殖、栖息的各种鸟类达万余只。
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和生态示范区建设 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开展生态农业、生态村镇和生态示范
区建设。1993年,全市有曙光农场、高亭塘墩村、白泉富强村、北蝉星明村等4个生态农业试点。1995年,曙
光农场、白泉富强村、蚂蚁岛、高亭塘墩村、菜园基湖完成生态村(点)定点工作,曙光农场被定为浙江省
生态村(镇)建设示范点。1996年,建成普陀区蚂蚁岛乡、嵊泗县基湖村2个合格生态示范点。次年,建成定
海白泉富强村、岱山岱西摇星浦村2个合格生态示范点。1999年,嵊 泗 县启动生态示范县建设,次年被批准为
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
2002年,普陀区朱家尖镇、桃花镇、蚂蚁岛乡,定海区册子乡、长白乡,岱山县秀山乡,嵊泗县枸杞乡
等7个乡镇开始创建生态乡镇,至2003年,全市有23个乡镇启动生态乡镇建设工作。2004年,定海区册子乡、
普陀区朱家尖镇、岱山县岱东镇、嵊 泗 县五龙乡被确定为市级首批生态示范乡镇。2005年,朱家尖岛通过省
生态办组织的预验收,开始申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定海区册子乡、普陀区蚂蚁岛乡和嵊泗县五龙乡申报省
级生态乡镇。通过建设生态农业和生态村镇、生态示范区,全市出现了众多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有机食品,
2005年,全市有13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舟山晚稻杨梅通过国际环保总局有机食品
发展中心的有机食品认证,有18个海水养殖产品获农业部无公害产品认证。
生态市建设 2002年4月,中共舟山市第四次党代会确立“建设生态舟山”目标。是年,环保部门
组织力量开展建设生态市课题研究和规划编制工作,摸清舟山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表明全市2个国家级和2
个省级风景名胜区环境质量继续保持良好状态。是年,普陀山投入资金1100多万元,开展环境整治,建立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并着手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朱家尖烟尘控制区建设工作基本完成,南沙
污水集中处理扩建工程开始实施;启动桃花塔湾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开展生态村镇创建,启动农村环境综合
整治试点,定海区册子乡、长白乡、五峙山省级鸟类自然保护区、普陀区朱家尖镇、岱山县秀山乡、嵊泗县
枸杞乡启动编制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规划,生态示范点创建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
“绿色浙江”的号召,在全市开展“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企业”创建活动。2002年,全市建立7个
省级“绿色社区”、2所省级“绿色学校”和18所市级“绿色学校”,8家企业申报省级“绿色企业”。2003年,
开展绿色系列创建活动,全市有7个社区被评为省级“绿色社区”。
2004年1月,市委、市政府召开生态市建设动员大会,生态市建设正式启动;11月,市政府确定全市6个
重点监管区域和10家重点整治企业,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治理任务。是年,定海、普陀基本完成生态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