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54

第二章  海洋渔业

























                                                  第 一 节   概   况





                舟山市是全国重要海洋渔业基地,海洋渔业是舟山市传统优势所在和最重要基础产业。1989—005年,
                                                                                                   2
            舟山渔业发生了深刻变化。
                1989年,全市海洋捕捞产量47.64万吨,拥有各类渔船10640艘,其中机动渔船10296艘。海水养殖面积

            2503公顷,产量8215吨。渔业总产值11.31亿元。
                1989年后,近海渔业资源逐渐衰减,生产成本增加,渔业生产结构调整,渔业劳动关系发生转变。捕捞

            船只和渔具改进,生产渔场由近海向外海扩张,全市渔船遍及大小黑山、济州岛、对马、日本海及钓鱼岛等
            外海渔场,外海渔业产量提高。远洋渔业以北太鱿钓、印尼双拖和南美鱿钓三大块为重点,向西非、印度洋
            等海域适度拓展。养殖业发展,养殖品种和产量逐年增加,养殖方式由粗放向精细立体化发展,特色品种养

            殖产量提高。渔业产品加工精细化,一批现代加工技术和加工工艺逐步取代传统落后加工方式,先后从日本、
            意大利、丹麦等国家引进烤鳗、鱼糜、鱿鱼丝、海洋药物、湿法鱼粉等生产线,形成以单冻虾仁、鱿鱼丝、

            鱼片、鱼糜、烤鳗、海洋药物、鱼粉等加工为主的十大不同系列、不同档次水产制品生产能力,水产品附加
            值增加。水产品出口贸易加大,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盟等国家和地区。

                1994年后基本淘汰木帆船,逐步从木质向钢质转变,捕捞产量激增。到1996年海洋渔业捕捞产量突破100
            万吨,1998年达129.41万吨,此后捕捞产量总体缓慢回落。2000年《中日渔业协定》生效,2001年《中韩渔
            业协定》生效,伴随海洋渔业资源不断萎缩,渔业劳动力过剩。2002年,国家出台渔船强制报废制度,9月

            起,正式启动渔民转产转业工程。
                2005年,全市渔业总产值78.40亿元,全市有各类渔船9103艘。100吨位以上、200马力以上钢质渔轮成为
            生产主力。海洋捕捞产量111.70万吨,其中远洋渔业企业投入远洋渔船203艘,产量11.26万吨(图4-25)。海

            水养殖面积、产量分别为9397公顷、11.54万吨。全市加工各类水产品65.30万吨,加工产值131亿元,出口水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