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59

年代末,“线外船”开始发展,虾蟹类、带鱼(80%以上当龄)、鲐鲹鱼类、头足类、小黄鱼成为舟山海洋捕
               捞的主体。20世纪90年代,先后引进发展帆张网、网板单拖、蟹笼等作业,大捕、潮捕、跃筝等作业随之被

               淘汰。90年代后期起,舟山的海洋捕捞作业方式主要有双拖、单拖、拖虾、流网、帆张网、灯光围网、蟹笼、
               海底串、张网和钓业等。

                   2005年按产量高低作业依次排位为:帆张网、拖虾、钓业、双拖、张网、灯光围网、单拖、蟹笼、流网。





                                            1989—005 年舟山市渔业主要作业情况
                                                2
               表   4-2-2-3
















































                   对网和双拖作业    机对网作业曾是舟山群众渔业的主要作业。对网作业的捕捞对象集中在大黄鱼、小黄

               鱼、带鱼和乌贼四大渔产,在近海渔场作业,造成资源衰退,生产渔船拥挤,总产量和单位产量都逐年下降。20
               世纪90年代始,对网作业逐步减少,至1999年基本消失。双拖作业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与对网作业在同一条船上

               随着季节变化而相互兼作。90年代前,一般以对网为主、拖网为辅;90年代后,逐渐转为以拖网为主、对网为辅。
                   双拖作业以带鱼、小黄鱼等为主要捕捞对象,与台州、象山等地以拖中上层鱼类为主不同。舟山市普陀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