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610
第四届理事会。
1993年10月、1995年4月、1997年7月、1997年9月,岱山县佛协、普陀区佛协、嵊泗县佛协、定海区佛协
相继成立。
1995年9月,召开舟山市天主教第一次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舟山市天主教爱国会第一届委员会。
1987年11月19—0日,舟山市基督教召开第一次代表会议,成立“三自”(自治、自养、自传)爱国运动
2
委员会。
1998年,市基督教“两会”根据海岛堂点分散、传道人员少的状况,成立福音布道团,定期分批赴海岛
乡村布道。
2000年9月,市基督教“两会”在定海、普陀两地举行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发起50周年系列纪念
活动,举行“三自”专题讲座和文艺会演。
按照制度化、规范化的要求,重点指导帮助普陀山佛协加强寺院规范化管理,普陀山佛协在“三统一”
(全山人事统一调配、财务统一计划、修建统一安排)的基础上建立了全山财务结算中心。实行经济收支统一
核算,会计人员统一办公,大宗物资统一采购。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充分发挥普陀山“海天佛国”的优势,积极开展对外交往,为舟山
跨越式经济发展服务。帮助普陀山佛协组织好法会活动,配合普陀山管委会举办了3届观音文化节。推进经贸
交流和旅游合作,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搭建平台。
1997年,市民宗局在普陀区虾峙镇进行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试点工作,开展结对帮困、为社会做好事
办实事等活动。
在全市宗教界连续多年广泛开展了“争做五好教徒,争创五好场所”(简称“双争”)活动。以“双争”
为载体,广泛开展做好人好事和教徒家庭结对帮困等活动,涌现出了500多位五好教徒、300余个五好场所。
据不完全统计,至2005年底,全市宗教界为社会公益事业和慈善事业捐款已达8000多万元,主要用于
修桥铺路、扶贫赈灾、希望工程和社会福利。普陀山佛教协会成立了“妙善文教慈善功德会”。2001年,向
省“情系西部献爱心”办公室捐款155万元,向普陀山幼儿园捐款300万元,向千荷实验学校捐款1000万元。
2004年,发动宗教界为东南亚海啸捐款80多万元。2003年和2005年3月,配合全市“暖人心、促发展”工程,
先后两次捐赠善款100万元。
市民宗局还积极帮助市天主教爱国会筹建敬老院工作,使天主教一些老年教徒老有所养。
2005年,经过积极争取,舟山市获得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承办权。10月10日,国家宗教局、浙江省人民
政府在北京举行了首届世界佛教论坛政府工作备忘录签字仪式。
指导帮助普陀山做好由国家广电总局、中国长城艺术中心、中国宗教学会等单位共同策划,国家宗教局、
中国宗教学会指导的大型电视连续剧《中国宗教文化》佛教专集在普陀山的开机仪式,扩大舟山在海内外的
知名度。
做好宗教场所政策落实和寺院建设工作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落实了宗教场所的政策。各地佛协特别
是普陀山佛协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寺院建设。1989年起,普陀山翻修、重建、新建法雨寺、紫竹林、南海观
音铜像、宝陀讲寺、普门万物宝塔等寺院殿室。1994年5月,市政府将报本堂等6处寺庵管理使用权归属普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