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1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614
与承办中国舟山海洋经济论坛,组织人员参加新世纪海洋开发技术交流洽谈会。2005年,先后参加中国舟山
海洋生物高科技论坛、浙江海洋经济论坛、海洋战略学术研讨会、海洋旅游学术研讨会等,为市委、市政府
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非 公 经 济 工 作
市委统战部贯彻团结、帮助、教育、引导方针,通过经常性走访、座谈,了解非公有制企业生产经营情
况和代表人士思想动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促进非公有制企业的发展,培养一支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
极分子队伍。
1995年,走访有代表性个私企业和“三资”企业,帮助工商联转变职能,建立组织网络,发展非公有制
企业会员。1996年,对全市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个私企业进行调查,对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行考
察。年底,市工商联换届,一批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进入领导班子,担任常委、执委。1997年,对个私经
济发达的乡镇进行调研,召开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与工商、财税、银行等职能部门负责人座谈会,研讨发
展非公有制经济的措施。协助市工商联开展非公有制经济领域“双文明企业”评比活动。1998年,会同有关
部门召开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再就业座谈会,引导非公有制企业吸纳下岗职工再就业。1999年,与28家重点非
公有制企业建立联系制度。指导定海区白泉镇成立该区第一家乡镇商会。对原工商业者生活情况进行调查,
协助解决生活困难补助。2000年,协助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迎春座谈会,并就发展
非公有制经济发出倡议。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教育,举办海岛民营企业家培训班,有120名非公有制
经济人士参加。帮助马岙镇和临城镇成立商会。至2000年底,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担任市人大代表6人,市政协
委员7人,市工商联副会长3人。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为公益事业捐款600余万元,为标准海塘捐款1010万
元,吸纳下岗职工6000余人。2001年,组织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学习江泽民“七一”讲话,发动非公有制
经济代表人士参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再就业工程。2002年,做好非公企业代表人士政治推荐工作:推荐非公企
业代表人士担任省政协委员1人,省工商联执委5人、常委1人;推荐担任市政协委员19人、常委1人,市人大
代表16人。11月,为推进全市民营经济跨越式发展,使一批民营骨干企业上档次、上规模、上水平,市委统
战部、市工商联联合实施“十百”工程,即在全市范围内确定14家典型民营企业、103家重点民营企业作为重
点联系对象,通过宣传教育、加强服务,做好调研维权工作,建立非公经济代表人士队伍,引导非公企业健
康发展。2003年7月,举办全市非公企业论坛——上市公司知识讲座。8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组织开展
民营企业献爱心活动,以结对助学形式,促成23位非公企业人士资助困难学生,捐赠款项共计23万元。11月,
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联合在市社会主义学院举办首届全市非公企业税务劳资专业培训班,全市近60余名非
公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班邀请市人事劳动社会保障、财税、会计师事务等有关部门领导和专家讲授
税务和劳资方面的有关知识。是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首次组织民营企业联合设立人才劳动力招聘专区,
26家民营企业推出就业岗位200多个,其中签约150人。2004年,重点联系10家典型企业、广泛联系100家重点
企业,开展对非公代表人士的走访工作。在“暖促人才交流大会”上,市委统战部及市工商联联系的“十百”
工程非公企业共推出岗位665个。帮助各级工商联履行民间商会职能,开展为会员企业服务活动,当好非公企
业的服务者和桥梁纽带。加强对非公企业代表人士的培养,组织20名非公企业人士到中央党校学习。2005年
3月,由市委统战部牵头,在全市范围的非公经济代表人士中开展“争做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