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632

市关工委成立后,致力于各级关工委组织的建设和活动开展。是月,东海业余专科学校在王家恒推动下,
            在市属单位中率先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小组。3月、4月,岱山县、普陀区关工委相继成立。5月,嵊 泗 县关工

            委成立,定海区关心下一代协会改称定海区关工委。1994年7月,市关工委与定海区关工委合署办公,设市关
            工委办公室。是年,在市、县(区)关工委指导下,全市各乡镇陆续建立关工委,有575个村(社区)建立关
            心下一代工作小组,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老人达6458人,全市基本形成从市到县(区)、乡镇、社区(村)

             的关心下一代工作网络。2001年11月,恢复定海区关工委组织。2002年后,进一步加强基层关工委网络建设,
            配好配强县(区)关工委专职干部,健全县(区)关工委组织,吸取刚退下来的老领导、老干部、老教师加
            入关工委队伍,动员老党员、老教师、老渔农民,特别是老模范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充实到报告员、校

            外辅导员、宣讲员和帮教员队伍。2005年,结合全市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按照新设行政区域重组和调整充
            实关工委组织和人员。至年底,全市43个乡镇街道、339个社区、18个机关部门、24个企事业单位、222所大
             中小学校都建立关工委组织,从事关心下一代工作人员1563人;王家恒等7人先后获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

            个人荣誉。
                主要活动
                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    1992年5月4日,市关工委与团市委在定海城区举办“接过党的火炬”接力赛活
            动,离退休干部40余人、团干部70余人、少先队员100余人参加。在学习、宣传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

            精神中,各县(区)关工委普遍组织“五老”报告团,深入学校、社区、农村进行宣讲。嵊泗县关工委专门
            组织“金辉义工”五老志愿者,到学校宣讲中共十七大精神、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知识解读讲座。岱

             山县关工委举行“我与文明同行”活动。各社区、学校关工委普遍以编墙报、出专栏、布置宣传窗、演讲或
            知识竞赛、文艺演出、印发宣传材料、书画展览等形式开展主题教育活动。2001—005年,全市关工组织或
                                                                                    2
            “五老”队伍举办报告会、座谈会150场,受教育人数1.5万余人。
                爱国主义与革命传统教育    各级关工委发挥老同志优势,以自己亲身经历,结合重要纪念日和重大事

            件开展教育活动。每年清明,以“祭革命先烈,倡饮水思源”“继承革命遗志,争做四有新人”等为主题,组
            织机关干部、学校师生、企业职工、社区居民在全市各地的烈士陵园、烈士塔及纪念碑址祭扫英烈,同时组

            织英模事迹报告团、宣讲团现场讲述英烈事迹,舟山烈士陵园及定海、六横等地还配图片展览。每年全市举
            办报告会100余场(次),万余人接受教育。
                                  4
                结合毛泽东等伟人100周年诞辰、长征胜利60周年、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和6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0周年、香港和澳门回归等重大历史事件,以报告会、座谈会、观看电影、参观展览等形式开展纪念教育活

            动,歌颂祖国伟大成就、党和国家领导人丰功伟绩。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市关工委组建香港回归宣传团,
            历时1个月为28个单位宣讲39场,听讲22万余人。1999年,抗议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中国驻南斯拉夫大使

            馆,反对李登辉分裂祖国的“两国论”,揭批李洪志的“法轮功”。2000年,舟山解放50周年,市关工委同舟
             山警备区干休所、市教委、市国防教育办公室联合组建“红旗插上舟山岛”报告团,历时半个月做报告38场,
            受教育人数3万余人(次)。
                 帮困助学    关工委成立后,在市内两所大学、一所中职学校开展调查研究,了解和掌握全市家庭经济

             困难的学生情况,将在校生中17%的贫困生和5%的特困生(包括孤儿、单亲、低保户、残疾户)列为帮困助
            学对象。1997年,由关工委牵头,联络慈善总会等组织,发动各企事业单位、个人开展帮困助学“关心桥”
   627   628   629   630   631   632   633   634   635   636   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