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中卷
P. 64

洋生产。2000—001年在该区域的
                          2
            生产船只达20艘。至2004年底,赴

            西南大西洋鱿钓生产的船只达到25
            艘。后因产量下降、油价上涨过快

            等诸多因素,西南大西洋鱿钓产业
            低迷。2004 年上半年,西南大西
            洋鱿钓产量近乎绝产,平均单船仅

            40吨,亏损严重。各生产单位实行
            生产自救,转战东南太平洋秘鲁渔

            场,首次开发智利公海渔场,挽回
            部分损失。以兴业公司为首的18艘
            鱿钓船分别于2004年12月、2005年                             图4-30  舟山二渔公司鱿钓船(1998年)

            元月到达西南大西洋(阿根廷)公
            海渔场生产,于4月底生产结束全

            部撤离渔场,总产量5160 吨,总
            产值6192万元,其中舟山兴业公司6艘钓船总产量2930吨。2005年投入西南大西洋的鱿钓船减少到18艘,除
            前期到达的舟山兴业公司外,其余渔船都有不同程度亏损。

                印度洋鸢乌贼探捕    2003年,试捕印度洋鸢乌贼。2004年,“浙岱远渔807”轮参与由上海水产大学承
            担的农业部赴印度洋鸢乌贼资源探捕项目。“浙岱远渔807”轮于8月15日离开舟山港,9月10日到达探捕海域,

            在上海水产大学专家指导下,经过8个多月探捕,该船2005年5月26日回舟山港,创产量1100吨,产值500余
            万元。该海域资源丰富,鱿鱼售价较低。


                                                  国外渔业合作项目

                西非捕鱼项目    1991年10月,普陀海洋渔业(集团)公司派出4艘8154型(600马力)拖网渔船,加入

             中国水产总公司西非远洋渔业项目,合作期3年;1993年11月派出2艘8156型(750马力)渔船加入,合作期5年。
            合作期间以租赁方式逐年收回船只投资款,普陀海洋渔业(集团)公司不承担风险。项目2004年6月终止。
                1993年10月,舟山远洋渔业有限总公司派出810 4G5型“久远811”“久远812”拖网渔船,加入中国水产

            总公司西非远洋渔业项目,合作方式为:采用租赁方式,5年内收回船只全部投资款,5年后盈利部分按各
            50%分配,在合作期间舟山远洋渔业有限总公司派遣30名远洋船员赴西非塞拉利昂开展生产,公司不承担任

            何风险。合作项目执行到2001年9月26日,因公司转制,合作项目终止,剩余产权转让给中国水产总公司。
                印尼远洋渔业项目  印尼远洋渔业项目作业方式为双拖,起始于1994年,首先由普陀沈家门和普陀长胜
            两个渔业公司通过与福建平潭两个渔业公司协作,派出4艘750马力冷冻艉滑道渔轮赴印尼阿拉弗拉海进行试

            捕,当年实际生产135天,产鱼2360吨,产值1950万元,获利700万元。渔获对象为带鱼、赤〓、角鲳、鳗鱼
            等经济鱼类,鱼货全部由运输船装回国内销售。次年,规模扩大到舟山市远洋渔业有限总公司、普陀桃渔公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