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402
70多起。1996年,驻舟部队联合下发《拥政爱民公约》,支援地方经济建设项目,在朱家尖机场、舟山发电
厂、嵊 泗 马迹山港、岱山中心渔港、定海竹山公园和人民北路扩建等10多处重点工程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
投入劳动力7.55万余人,动用车辆机械3800多台次,出动舰船122艘次;抢险救灾中,驻舟部队派出1.22万余
人次,出动舰船59艘次、车辆机械238台次、飞机1架2次,抢救遇险遇难群众183人,挽回经济损失1690余万
元。是年,舟山旱情严重,驻舟部队先后出动水船40多艘次、水车287车次,给缺水小岛群众、五保户、烈军
属送水3万多吨。1997年,旱情持续,驻舟部队打开50多口战备井无偿供应群众,出动舰船、车辆为地方运水
送水;成立人工降雨领导小组,先后到定海、普陀、岱山等地实施人工降雨,累计降雨300多毫米,缓解舟山
旱情。参与舟山发电厂、岱山中心渔港等10多项重点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投入劳动日2.8万余个,支援车辆
机械3100多台次,出动舰船1300多艘次。第11号强台风袭击舟山期间,警备区官兵帮助驻地4家冷冻厂将300
多吨海货抢运上岸,并填堵海堤缺口。1998年,为支援舟山标准海塘建设捐款20多万元,出动9600多人次参
加海塘建设。参加援建驻地重点工程10多项,投入劳动力1.55万余人,支援车辆1.2万余台次,出动舰船130多
艘次。投入救灾抢险官兵1.31万余人次,出动舰船63艘次,参加抢险926次,抢救遇险群众529人,抢运各种
物资1.27万余吨。1999年,部队投入地方建设8.57万人次,动用车辆机械1.2万余台次,修筑海塘800多米,修
复海底光缆100余千米,参与抢险救灾926起,出动抢险救灾官兵1.35万人次。2001年,驻舟部队参加义务劳
动2.81万人次,抢救遇险群众36人,扑灭火灾82次,挽回经济损失1900余万元。2002年,配合和参与地方公益
事业、基础设施和重点工程建设,投入劳动日3.4万个,参加抢险救灾320余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
2003年,参加地方义务劳动日17.5万余个,支援地方工程项目8个,动用车辆机械320台次,出动舰船26艘次。
捐赠扶贫济困款近20万元,结扶贫对子214户。市消防支队扑灭火灾315起,出动车辆663车次,警力4579人次。
2004年,驻舟部队参加地方义务劳动日17.9万个,支援地方工程项目10个,动用车辆机械1100余台次,出
动舰船51艘次,防灭山林火险97起。舟山警备区组织官兵参与临港工程、钓浪围垦工程和社区康庄工程等大
项目工程建设,先后出动3300多人次为地方义务加固海塘2500米,清理泥沟59条,修筑道路11千米,装卸
水泥、建筑材料上万吨,促进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2005年,驻舟部队参加地方义务劳动日17.5万余个,出
动运输车辆1200余台次。是年,舟山遭受50年一遇的第9号台风“麦莎”袭击,驻舟部队出动官兵3800余人
次,车辆42台次,船艇22艘次,协助转移群众1700余人次,营救船只3艘,安排安全避风船只58艘,转移禽
畜2100余只,挽回直接经济损失7200余万元。全年部队官兵参加抢险救灾300余次,挽回直接经济损失9000
余万元。
双 拥 模 范 城 ( 县 ) 创 建
1991年5月25日,省委、省政府、省军区授予舟山市“双拥模范市”称号。1992年1月,舟山市被民政部、
解放军总政治部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是第二批28个全国双拥模范城之一,为浙江省第一个获此称号的
城市。5月,全市17个双拥模范乡镇(街道)、20个拥军优属先进集体、17年拥政爱民先进集体、30对61个军
民共建先进单位、23个国防教育先进集体和21个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先进个人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1993年,
市委、市政府和舟山军分区联合命名17个双拥模范乡镇(街道),表彰37个双拥先进集体和21名先进个人。
1994年5月,定海盐仓乡、普陀勾山镇、岱山岱东乡及嵊泗菜园镇、枸杞乡5个乡镇被命名为市第二批“双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