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9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639
发145个特色农业项目,相继建立起蔬菜、水果、茶叶、蕌头、蚕桑、禽蛋、淡水养殖、食用菌、草莓等生
产基地。2001年,进一步发展晚稻杨梅、皋洩香柚、花卉柃木、金塘李子、浙东白鹅、无公害蔬菜等特色农
产品。晚稻杨梅2001— 2004年连获浙江省农博会金奖。2005年全区种植晚稻杨梅3.98万亩,年产4050吨,比
1977年的742吨增长4.46倍。浙江十大名果之一的金塘李,1987年种植面积3091亩,2005年增至3812亩,年
产达到4318吨。浙东白鹅饲养量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14万羽发展到2004年的45万羽,年底存栏15万羽,出栏
30万羽,并逐步实现规模化、产业化饲养。正在建设中的定海区浙东白鹅繁育中心,既是全区白鹅生产示范
基地,又是保护和发展浙东白鹅品种资源种苗工程。近10年,新兴无公害蔬菜基地已成为定海六大农业特色
产业带之一。2005年无公害蔬菜基地种植面积发展到5209亩,被抽检的3270个蔬菜样品合格率达99.1% 。花
卉柃木也成为特色农业并得到迅速发展,2005年,仅干〓镇人工种植柃木就达1459亩,加工产品1370万束,
出口创汇收入达1145万元。
绿化造林成为全区绿色生态建设重点工程。结合标准海塘和重点水库工程建设,加快沿海防护林带和绿
色生态林营造。1988年在虹桥水库上游种植水杉5000株,1998年开始在岑港水库四周连续3年营造各种林木
4600余株,既绿化了环境,又保护了水资源、改善了水质。此外,还结合特色农业建设,加快各色果木林、
经济林营造。至2005年,仅新营造柑橘园就达1140亩。2005年,全区造林面积6186亩,其中国债人工造林
1154亩。封山育林20430亩(当年新封5025亩),营造农田、海塘林网32千米(计106亩),河道两旁绿化12
千米,四旁植树10万株,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实现山体常绿阔叶林补植1281亩。
2
畜牧业生产在1988—005年间户养锐减,总量呈马鞍形递增。生猪存栏1988年末为6.76万头,1990年7.67
万头,1995年降至5.52万头,2000年末更降至4.67万头;2002年开始回升到5.53万头,2003年进一步回升到
6.06万头,2005年又骤升至7.62万头。牛、羊、兔、鹅、鸡等家庭禽畜饲养量,除牛以外,均呈上升趋势。家
禽年末存栏总数1988年为41万羽,2005年上升至79万羽。20世纪90年代中期至2005年,全区畜牧业逐步实现
规模化、基地化生产,通过“三统一”(统一管理、统一防疫、统一治污)现代管理模式,逐步提高全区畜牧
业现代化管理水平和疫病防治水平及污染治理效果。至2005年,全区已新建成定海华晟牧场、定海区种鹅场
等50家标准化生产基地。
第 四 节 渔 业
20 世纪90 年代中期开始,海况变化,近海资源衰退,海洋捕捞业经历减船减人、转产转业过程,从事海
洋捕捞渔业的劳动力逐年减少。1988— 1991 年基本保持在6000 人左右,1995— 1999 年下降至4500 人左右。
2000 年以后继续下降,从2000 年的4361 人至2005 年,逐年降至4321 人、4244 人、3876 人、3803 人。捕捞船
只1995 年有1289 艘,2005 年仅存809 艘。
20 世纪90 年代初,开始有组织地发展远洋捕捞业。1992 年7 月组建定海水产(集团)公司,购置远洋渔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