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0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640
赴儿内亚(比绍)合作捕鱼。1993年5月又新增4艘渔轮赴南太平洋钓捕金枪鱼。次年,沥港经济合作社4艘钢
质渔轮首赴菲律宾贝劳渔场捕捞。嗣后,白泉远洋渔业公司、干〓海盛渔业有限公司、舟山嘉德远洋渔业公
司等单位纷纷组织渔轮远航去南太平洋、北太平洋等渔场参与钓捕金枪鱼。2005年仅舟山嘉德远洋渔业公司
21艘北太平洋鱿钓船就捕鱼11352吨。2000— 2004年海水产品连续5年稳定在9万吨以上;2005年达到10.47万
吨,比2000年增长5.9%。
1989—005年,全区水产养殖业得到较快发展,养殖技术不断改进,养殖品种不断增加。1989年区水产
2
养殖公司利用对虾育苗池时空间隙试养鳗苗成功。1991年水库网箱养河鳗获得成功。1992年,大沙对虾养殖
场实行集中管理、分户承包,1217亩虾场产对虾249.5吨,平均亩产205千克,创全区大面积高产纪录。是年,
全区以养殖对虾为主面积1.08万亩,产对虾2053吨,比1990年增长1倍多。1993年4月,定海水产(集团)公
司第三冷冻厂将栖息北方近海清水岩礁的9.5万只鲍鱼实行工厂化试养,8个月平均壳长3厘米以上,成活率
87% 。1994年,滩涂养殖面积18135亩,实行虾、鱼、蛏、蛤、贝类多品种立体混养,年养殖产量比上年增长
24.10% 。1995年,长峙、干〓推行梭子蟹暂养获得成功。2000年,海水养殖面积扩大至2.75万亩,年产5404
吨。2005年进一步扩至3.63万亩,年产量达到14268吨。
淡水养殖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发展,但产量甚低,1988年仅151吨。进入21世纪以来,由于加大科技
养殖力度,不仅养殖面积扩大,产量也逐年提高。2000年全区淡水养殖面积1.3万亩,年产量1442吨。2002年
扩至1.77万亩,年产量达到3356吨。2005年继又扩至2.08万亩,年产量增至4763吨。
第 五 节 工 业
1987年撤县建区以后,特别是实行“市区合署办公”体制期间,定海区工业仅限于乡镇企业。当时,全
区有乡镇办以上企业305家,其中工业261家,交通运输业9家,建筑业35家;有从业人员27749人,年总产值
3.24亿元;另有村办企业229家,年总产值0.57亿元。到20世纪90年代初,除乡镇和村办企业以外,出现了一
批村(居)、城乡个体联户工业企业。1991年,全区有个体联户私营工业1118家,年总产值9469万元。1998
年,此类个体私营工业发展到1388家(其中8人以上联合体私企634家),年总产值14.18亿元(8人以上联合
体企业产值11.69亿元)。2005年,全区实有工业企业1973家,其中国有工业2家,集体工业43家,个私工业
1928家;年产值500万元以上企业145家。工业产品主要有原盐、水产品加工、饮料酒、软饮料、纺织、服
装、家具、油漆、纸制品、塑料制品、水泥预制品、建材、机械设备制造、船舶修造、料筒螺杆等。
“十五”计划期间,定海区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扶优促强,培育优势产业群体,推进技术创新,加快
工业集聚区建设,实现全区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经济效益全面提升。2005年全区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
百亿大关,达120.17亿元,比2000年增长2.1倍,比1988年的5.50亿元增长21倍。特别是民营工业企业产值,
在全区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已从2000年的73.2%上升到87.5%,逐步替代原国有、集体企业而成为推动全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