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52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652
第二章 普陀区
第 一 节 概 况
普陀区位于舟山群岛东南部,总面积6728平方千米,其中海域面积6269.4平方千米,陆域面积458.6平方
千米(含潮间带69.77平方千米)。有岛屿454.5个(不含有争议的27个),自西南向东北呈带状分布,其中住
人岛31.5个、无人岛423个,海岸线总长831.43千米。低山丘陵占陆地面积(不含潮间带,下同)约三分之二,
港湾平原占陆地面积约三分之一。低山丘陵中,海拔大于300米的占32.35%,海拔小于300米的占67.65%。海
拔最高为桃花岛对峙山(又名安期峰), 544.4米。低山丘陵分布黄壤、红壤两土类,港湾平原分布潮土、盐
土、水稻土三土类。1976—2005年,年均降水量1291.1毫米,常年平均气温16.4℃。
普陀区以境内名胜“海天佛国”普陀山而得名。1953年4月始建普陀县,1958年撤县,1962年恢复,1987
年3月改县为区。2005年下辖六横、朱家尖、桃花、展茅、虾峙、东极、普陀山7镇,蚂蚁岛、登步、佛渡、
白沙4乡,沈家门、东港、勾山3街道,有社区(居委会)31个、行政村177个。年末户籍人口318914人,其
中,男性人口160367人,女性人口158547人,男女性别比为101.1∶ 100。有暂住人口44300人;农业人口
205359人,非农人口113555人。全年人口出生率为5.70‰ ,死亡率为6.72‰ ,自然增长率为-1.02‰ 。2000
年人口普查统计,汉族人口占99.60%。少数民族有22个,以苗族、回族、土家族为多,但都在500人以下;其
余还有朝鲜族、侗族、畲族、布依族、满族、彝族、蒙古族、壮族、瑶族、土族、白族、仡佬族、维吾尔族、
傣族、傈僳族、羌族、仫佬族、塔吉克族、俄罗斯族等,皆在100人以下。区人民政府驻沈家门街道。境内有
普陀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包括朱家尖岛东部28.8平方千米)和省级风景区桃花岛风景区,与渔都沈家门共同
构成普陀旅游“金三角”(图9-3)。
1989—005 年,普陀区委、区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渔、港、景优势,
2
开发海岛特色产业,国民经济发展较快。2000年地区生产总值38.36亿元,比1995年增长57.09%(按可比价计
算),比1988年增长1.48倍;人均11811元,比1995年增长57.09%,比1988年增长1.21倍。2005年地区生产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