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4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674
县实际海水养殖面积3.94 万亩,比1989 年的1.07 万亩增长2.68 倍;产量1.39 万吨,比1989 年的0.064 万吨增长
2072 倍 。
第 三 节 农 林 牧 业
1989—005年,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退耕还林逐步实施和基础设施征用土地面积不断扩大,岱山县农
2
耕用地面积逐年减少,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却不断提高。2000年播种总面积4649公
顷,比1989年的5689公顷减少了22.37% ;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018公顷,比1989年的4526公顷减少了
124.28%。在土地减少的情况下,全县积极调整种植业结构,自1993年始,逐步弃种早稻,扩大单季晚稻,弃
种大麦,扩种蚕豆、豌豆、马铃薯,减少番薯、玉米种植,实行“减粮扩经”,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面积从
1989年的76.13∶23.87调整为2005年的43.40∶56.60。2005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649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
2018公顷,产量0.98万吨,分别比1989年下降了18.28%、55.41%和54.37%;年末经济作物播种面积2086公
顷,比1989年增加了44.47%,产量4100吨。
积极推进科技兴农,使农业逐步向效益型转变。1990年建立蔬菜种苗场;1991—992年试种新品种12个,
1
供应蔬菜良种5000余千克,种苗100余万株。至2000年,推广名、优、新蔬菜良种200余个(其中自繁殖12个),
筛选出适合岱山种植且效益好的优良品种50余个,使全县蔬菜基地良种覆盖率达85% 。1989年,引进遮阳网
覆盖栽培技术。1991年,高亭镇闸口二村引进竹架塑料大棚15套,用于夏菜温床育苗试验,比同品种露地栽
培早熟15天以上。至2000年,全县有GP622型6×30平方米钢质大棚395套,实现春夏菜提前上市、秋菜延迟
栽培,莴笋及芹菜等品种可全年上市供应。2000年全县遮阳网面积达30万平方米,推广微喷灌设备50套、微
滴灌设备138套。
1989年,调整林业生产责任制,实行经济林专业承包,林木由村统一管护,绿化造林由村统一组织,严
格林木采伐审批制度。以后,全县开始定点封山育林。1989—000年,封山育林40万亩。1992年全县25度以
2
上坡耕地5618亩,至2000年退耕还林3351亩,占59.65% 。同时,注重林业效益,积极推广银杏和柃木的种
植,发展果园经济。1996年,推广成年橘树高枝嫁接换种、藤稔葡萄嫁接巨峰葡萄等先进技术。2000年,全
县有果树5381亩,比1988年增长1.26倍;产量2362吨,比1989年增长8.01倍;产值601万元,比1989年增长
11.52倍。
畜牧业生产稳步上升,生产方式呈现专业化、规模化、效益化趋势。1989 年,生猪饲养量42125 头。
2000年,饲养生猪33937头,比1989年下降19.44%,肉猪出栏24552头,比1989年增长5.88%,其中规模养猪
户出栏23800头,占96.93%;猪肉产量1595.90吨,比1989年增长9.20%,自给率达82%。2005年末,生猪饲
养量55800头,猪肉产量2467吨。17年间,全县鸡饲养量以1991年为最高,达57.51万羽。特种养殖以獐、七
彩山鸡为主。2000年末野生猪存栏1252头,养殖已初具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