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8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678

17年间,全县相继建成高亭客运港区、浪激渚车渡码头、衢山1000吨级交通码头、高亭客运中心20车位
            车渡码头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通岱山—普陀山、岱山—上海、衢山—上海、岱山—西码头(三江)、岱

             山—衢山—定海三江等客运航线。海上“蓝色公路”连岛车渡直通大陆,主要大岛实现半小时交通圈。开辟
            至杭州、义乌、温州等7条跨县客运班线,百公里以上长途班车均改为卧铺车和豪华空调高速车。2000年,有

            境内外客运航线26条,客轮15艘,高速轮5艘,轮渡5艘;海上客运日116航次,年客运量122.26万人次,车
            运量3.9万辆次,旅客周转量2709万人千米,分别比1989年增长1.60倍、1.40倍、5.40倍和1.80倍;货运线路
            扩展,船舶吨位增大,全县有货运船舶165艘、9.15万载重吨,年货运量233万吨、货物周转量21.43亿吨千

            米,货运面向上海、大连、青岛、厦门、海南等沿海及长江流域的南京、武汉等城市,并跻身于国际航线;
            陆上公路日趋完善,向等级化、标准化方向发展,陆续修建、拓宽公路30条、长125千米,全县公路通车里

            程187.49千米,路面全部实现水泥化和黑色化。2005年,全县水、陆货运量1548.9万吨,货运周转量111.1
            亿吨千米,水陆客运量1297.9万人,旅客周转量1.61亿人千米,全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90.6万吨,海运货运量
             1177.9万吨,周转量110.23亿吨千米。

                1989—000年扩建中小型水库10座,新增蓄水能力121万立方米,并以小高亭水库为中心,串联泥峙、东
                      2
            沙、岱西等乡镇主要水库,翻水区域面积16.9平方千米,协联网水库总库容770.83万立方米,基本满足城乡供

            水需求。筹资建成能抗御2050年一遇特大风暴潮高标准海塘15条、35.71千米。2000年,岱山被省政府评为
            “大禹杯”治水先进县。2005年8月30日,日产2000吨的海水淡化工程竣工投产。整个工程占地面积3500平方
            米,建筑面积1566平方米,总投资1800万元,基本解决了岱山本岛居民在干旱期间生产、生活用水的问题。

                1989—005年,实施“小岛迁,大岛建”工程,推进海岛城市化进程。对旧城区、市政公用设施和村镇
                      2
            设施进行完善和改造。1989年县城面积10.47平方千米,2000年拓展至15.80平方千米。1989年全县城镇人口

            35660人,2000年增至65629人。完成安澜路改造工程和管线改建,形成新的商业街。新建、拓宽、改造了
            滨港路、蓬莱路、清泰路等道路18条,长21.7千米、面积21.89万平方米。建成长4057米的中心渔港,以及蓬
            莱、康园、银舟等一批设施较完善的生活小区。实施以公共绿地、道路绿地及小区、庭院绿地为重点的绿化

            建设,县城绿化面积14.38万平方米,人均2.8平方米,县城及建制镇绿化覆盖率7.90%,人均公共绿地2.20平
            方米。至2000年,全县新建各类房屋面积268万平方米;累计开发商品房建筑面积32.83万平方米,占全县房

            屋建筑面积的12.25% 。2003年,岱山新城区建设启动,城区东起海滨,西至舟山化纤厂,南接馒头山,北到
            里南峰,总面积约为3.40平方千米。
                 1989—005年,新建一批以博物馆群为核心的文化设施,有中国台风博物馆、中国海洋渔业博物馆、中
                      2
             国徐福博物馆、中国盐业博物馆、中国灯塔博物馆、中国岛礁博物馆、中国海防博物馆。2005年6月17日,岱
            山县海洋特色系列博物馆群被中国海洋学会命名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20世纪90年代初为确保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求,全县集中财力,加大电力投入,投资7167万元,兴建
            2×12000千瓦火力发电厂。2000年,投资9680万元,启动舟山本岛至岱山电力联网工程。2000年,全县供
            电量增至10055万千瓦时,比1989年增长1.54倍。2001年,110千伏舟山本岛至岱山电力双回路联网工程开通。

            2005年,全县供电量12100万千瓦时,比2000年增长20.33%。
                 1989— 2005年,邮政业务由于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函件和报纸期刊数量逐步减少,而邮政储蓄、
   673   674   675   676   677   678   679   680   681   682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