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76 - 舟山市志(1989—2005)下卷
P. 676
第 六 节 旅 游 业
岱山古称“蓬莱仙岛”,拥有独特的海岛旅游资源。1991年12月,省政府批准岱山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
1993年县委、县政府将旅游开发列入“八大兴岱工程”。
1989—005年,全县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利用岱山紧临长三角地区的区位优势和佛教圣地普陀山的辐
2
射效应,加强景区建设,挖掘旅游文化,完善配套设施,加强对外宣传,用“阳光、大海、沙滩”给岱山旅
游打造了一张金名片,使旅游业逐渐成为岱山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全县接待游客31.9万人次。2005年
全县接待游客77.5万人,比2000年增加1.43倍,实现旅游收入4.41亿元。
17年间,在整合原有“蓬莱十景”的基础上,利用政府拨款、民间集资、招商引资等方式,新开发了磨
心山徐福公祠、东沙中国书雕城、秀山泥主题公园等景区。2003年,岱山县开始重点打造一批融知识性、趣
味性、地域性和历史性于一体的海岛海洋特色系列博物馆群体,积极创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各类博物馆相
继落成。2005年6月,岱山县海洋特色系列博物馆群被中国海洋学会命名为“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同时,旅
游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2004年,县旅游服务中心挂牌成立。至2005年,全县有旅行社6家,旅游星级饭店7家。
发掘旅游特色文化,特别是对徐福文化的研究。1995年,日本徐福会秘书长池上正治等一行应邀来岱山
考察徐福东渡史实。2004年,首届徐福东渡国际文化节在岱山举行。由徐福研究衍生出的中日关系史研究,
使岱山在全国甚至日韩均有一定知名度。2005年,海洋文化节、风筝节、海鲜美食节、滑泥节等一系列节庆
活动更是提升了岱山的知名度(图9-7)。
发展特色旅游项目。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岱山旅游充分依托海岛渔业资源的优势,开发了“渔
家乐”、海上垂钓等项目。2005年,以泥上运动为主的泥主题公园在秀山落成。
图9-7 首届中国岱山海洋文化节(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