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5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1605
第三十三编 专 记
昌国路至环城北路段长 674 米、宽 4 米,原石板路,20 世纪 70 年代整修路面,除部分保留石板路
外,其余改水泥路,两侧房屋为定海城区民居之精华,深宅大院一户挨一户。东侧主要大屋有舟山
印刷厂胡家、丁八房、沈厚利房(沈毅故居)、丁四房、胡友房;西侧有大余桥下陈家大宅、王芝椿提
督大院(曾为城关幼儿园)、朱葆三故居、干大圣庙、钱日升染店、老沈家、钱孟房、金家等大屋。
1996 年 7 月至 1998 年 6 月,北大街两侧房屋全部拆除,计 108 户(其中,住户 90 户,单位、营业网
点 18 户),改建为 21 米宽的人民北路。人民北路一期拆迁工程涉及单位和个人 313 户、人口 604
人,其中非拆迁住宅 123 间,计
3200 平方米,安置住宅 257 户,
计 1.7 万平方米,安置营业网点
1700 余平方米。一期工程范围,
南起昌国路,北接环城北路,南
北长约 660 米,东西宽约 110
米,拓改面积约 6.85 万平方米,
为定海旧城改造中最大一项拆
建工程。
人民北路北段(环城北路至
义桥路段),原为长 310 米、宽 7
米结石路,两边均为稻田。1987
北大街的深宅大院
年,改建成混凝土路,1994 年继
又改建成宽 30 米混凝土路。沿路建有北门菜场、舟山小学、丹桂园住宅小区和舟山人民医院。
拓建昌国路
昌国路,东起环城东路,西至环城西路,贯穿城区东西,原为日伪时开辟的简易公路,两端称“新
“
东门”和“新西门”,文化大革命”时此路改名为“要武路”。沿途有舟山中学、舟山警备区司令部、市政
府大院、舟山师专(原学宫)、城关一小等党政军机关单位和学校;还有陆厚义房、陈子钧大屋、光裕
里、祖印寺等民居和寺宇。 1980~1983 年,道路取直拓宽,拆除新西门口小校场至光裕里西侧民房,改
建成 20 米宽沥青路,其中车道宽 10 米、两侧人行道各宽 5 米。1992~1993 年向东延伸至外环路,长
586 米,宽 20 米。2001 年,沿途舟山师范改建为定海一中。2005 年,市政府迁移到临城新址,定海区人
民政府迁入原市政府大院。
新建芙蓉洲路
芙蓉洲路,南北走向,原是一条沿河小路。小河北起舟山印刷厂后三河交汇处的芙蓉洲,经带
月桥、施家河头、青龙桥、文采桥、马河桥(裕良桥)、庆安桥、毛家河头、聚奎桥,至解放东路,所经
之处均为住宅区。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填河为路,芙蓉洲至解放路段命名为“立新路”。80 年代初,
该路修建成 5 米宽混凝土路,更名为“芙蓉洲路”,北接昌国路,南至解放东路。1996 年初,芙蓉洲
路东侧南端开始拆迁。该工程是市政府重点实事项目,由市城建部门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开
1581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