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8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1608
舟山市定海区志
后,城关镇历来是舟山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虽然城墙大都已毁,但城外东、南、北三面仍
保留着护城河,城内主要街道分布大都依旧,东管庙弄、北大街有较典型的建筑精美的晚清深宅
大院,东西大街和中大街仍保留着五道封火墙,电影《玉色蝴蝶》部分外景就在这里拍摄。地下保
存着丰富的文物,在城关镇范围内有 10 多处文物古迹。尤其是定海作为鸦片战争重要古战场,城
中还保留着舟山人民抗英斗争的文物古迹。
1986 年 10 月 4 日,舟山地区行政公署向省文化厅、省城乡建设局呈送《关于推荐定海县城关
镇为省历史文化名镇的报告》(行署〔1986〕111 号文件)。1987 年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起
“
步,1988 年 5 月 15 日,规划”经市人大常委会一届七次会议审议同意,由市人民政府上报省人民
政府审批。1989 年 2 月 9 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实施。规定城关古街东大街、西大街、中大街为保护
的古街区。1991 年 10 月 7 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批转省文化厅、省城乡建设厅关于请公布浙江省
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镇和历史文化保护区名单请示的通知》(浙政发〔1991〕191 号),公布舟山
与温州、余姚、湖州、衢州列为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8 年 1 月 22 日,舟山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舟山市城
市总体规划(1996~ 2010)》,规定:保护整治四片传统街(弄)区,即东至芙蓉洲路,南至东、西大街
以南一带,西至总府弄,北至昌国路一片为古城绝对保护区;芙蓉洲路以东至环城东路,昌国路以
北至环城北路,西至环城西路,南至东、西大街一带为建设控制地带;中大街保护范围为北至昌国
路,南至西大街以南、往东、往西一带。
旧城改造分批实施
自 1991 年 10 月省人民政府批准舟山市(含定海城关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日起,定海
古城就开始拆建。1991~1992 年拆解放东路以北镬厂弄南端两侧民房建定海商城一期工程。
1994~1995 年北扩,完成商城二期工程。1992 年拓建人民中路拆横塘弄、龙首桥、县前街、竺家
弄、人民中路部分民房及舟山印刷厂部分厂房。1993 年市政府把“旧城改造”列为“9388”工程(市
委、市政府在 1993 年确定的舟山八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八项实事工程)。1995 年始,在定海城
区分期分批实施旧城改造,特别在《舟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编制、审查、审批的几年
中,旧城大规模拆建达到高潮,至 1996 年 6 月,共拆迁定海城区房屋 34.19 万平方米,旧城区北大
街、前府街、陶家弄、东管庙弄、芙蓉洲路、东大街、西大街等几条街道许多连片深宅大院被拆毁,
定海历史文化名城失去完整、典型的传统民居生活街区和历史建筑群,名城风貌大伤元气。
刘宅案和蓝府案
刘宅,即清末民初定海旅津名商刘显哉故居,位于原马河桥下芙蓉洲路 14 号,为二进五开间
三厢房平屋大宅院,占地 7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506 平方米,有大小 3 个院子、4 个道地,具有典型
清末中式江南商贾富户宅第建筑风格,保存完好。在 1984 年全国文物普查时即被列入舟山地区
文物图集条目。1995 年 5 月,在刘宅中发现一批 20 世纪初的贺联、寿幛,经文物和档案部门考证,
均为名士撰写。内容除记载刘显哉生平外,还涉及大量宁波商帮名人轶事,多为现有史料所罕见,
是研究中国近代工商史和宁波商帮创业史的重要文史资料。
1584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