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1 - 舟山市定海区志
P. 431
第九编 海洋产业
渔民同意,率先成立集体性质渔业公司,定名为定海第二海洋渔业公司,尝试群众渔业规模化经
营、企业化管理模式。1990 年 12 月,岙山渔业村成立定海区岙山渔业公司。渔业公司实行捕、养、
加、购、销综合经营,劳力、财产、工具统一调配,财务、资金统一管理,船只、机器统一修理,集体积
累和基金统一提取,鱼货(产品)统一处理,分配实行基本工资(预支)加奖励,按技术、职务确定,
超额增收部分提取一定比例作奖励(部分实行定额上缴,超定额部分由下属核算单位自行分配),
称为适度规模经营。1993 年起,渔区普遍推行渔业股份合作制,钓门、岙山 2 家公司实施渔业股份
合作制改革。
渔民转产转业
2000 年起,随着 200 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的确立,中韩、中日渔业协定全面实施,全区传统
捕捞作业渔场丧失 30%,有 25%受到严格限制,常年在韩方管辖水域和过渡水域生产的近 550
艘捕捞渔船中,有 90%逐步退出生产,使 1500 余名捕捞渔民面临转产或另谋出路,连带影响兼
作劳力和后勤劳力近 500 人。同时,渔业资源衰退,捕捞成本上升,渔民增收缓慢。这些都给捕捞
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影响和制约。为应对新形势,全区加快渔业结构调整,适时整合渔区捕捞生产
要素,实施海洋捕捞渔民转产转业,解决渔业深层次矛盾,优化渔区生产力布局,实现资源合理
配置,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
2001 年 11 月,在干 千帆船厂开展捕捞渔船报废拆解,一次性拆解渔船 17 艘,全区渔民转
产转业工作全面启动,当年被评为全国渔业十大新闻之一。至 2007 年底,全区报废拆解渔船 237
艘,分流捕捞渔民 1345 名,削减渔船捕捞功率 25444 千瓦;其他因素减少渔船 167 艘,分流渔民
1242 名,减少功率 14074 千瓦。弃捕渔民主要转向养殖、水产品加工、海运和其他第二、第三产
业。237 艘捕捞渔船拆解得到补助资金 1453.03 万元,其中部、省级补助 1204.5 万元,市级补助
202.93 万元,区级补助 45.60 万元。
表 9-1-12 2001 2007 年定海区渔民转产转业情况
拆解渔船 其他因素减船
年份
艘数 功率 (千瓦) 转产转业人数 艘数 功率 (千瓦) 转产转业人数
2001 17 1537 86 — — —
2002 26 3399 136 — — —
2003 69 9281 390 — — —
2004 59 7368 480 53 7155 607
2005 36 2914 172 16 1208 211
2006 30 945 81 78 4877 274
2007 — — — 20 834 150
总计 237 25444 1345 167 14074 1242
4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www.fineprin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