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4 - 泰顺县教育志
P. 364

·302·                                    泰顺县教育志













                                          第十四章 教育人物




                                               第一节 人物传略



                  陶 史
                  陶史(876-968年),字用文,安固县义翔乡六十都百丈下革人(后迁今葛洋)。自幼敏异,通

             五经。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登第,后官至国子监祭酒,立朝有声。对《易经》研究颇深,洪村
             《陶氏族谱》所载诰敕称其“学贯天人,才兼文武”。唐末返归故里,居家办学,亲授子侄族人。


                  吴 畦

                  吴畦(840-923年),字祯祥,山阴(今绍兴)人,泰顺早期开发始祖。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
             学,习儒书,通经史,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时。咸通元年(860)登第,任桂州(今桂林)刺史。之后
             因除寇功成而被改任为京兆尹。任职期间,以德施政,励精图治,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不久擢升为
             河南节度使。光启二年(886),因政绩突出,被招入内辅,授中书令、同平章事,拜谏议大夫,进

             太子太保。大顺元年(890),因语词尖锐得罪权臣,触怒昭宗皇帝,被贬为润州(今江苏镇江)刺
             史。乾宁三年(896),率兄弟子侄,沿飞云江而上,隐居于安固县义翔乡五十七都卓小阳(今新浦
             后坪村),后迁库村吴宅。此后在库村畲山垦土,开馆兴学,给当地带来全新的文化氛围,泰顺境域
             两宋时期文化高潮的到来奠定基础。两宋时期,其后裔高中进士的还有18位,库村因此成为远近闻名

             的进士村。《全唐文》卷八○五收其文一篇,《全唐诗补编·续拾》卷三六收其诗一首。


                  徐 奭
                  徐奭(985—1030年),字武卿,出生于瑞安县义翔乡五十九都木棉村(今司前镇宫头垟),

             后随父迁居于仙居一带,少年时期又随父游学于福建瓯宁(福建省建瓯县)。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
             (1012年)状元及第,为温州历史上的第一位状元。考取状元后,首任兴化知府(福建莆田一带),
             大中祥符八年(1015)升任直隶侍郎,后以著作郎值集贤院,任开封府发解试考官。宋仁宗即位
             (1023)后,升任两浙转运使,协助淮南、江浙、荆湖制置发运使赵贺治理河道。由于兴修水利有

             功,得到朝廷褒奖,升迁礼部郎中,知制诰,负责起草机要诏令。天圣四年(1026年)八月,以起居
             郎、知制诰,出使契丹;五年(1027)十月,以礼部郎中、知制诰,奉命赴滑州(河南滑县)祭告黄
             河。八年(1030)四月,刘太后降懿旨封其为翰林学士,权知开封府,九月病死于任上,年仅46岁。
             死后,朝廷封其为晋宁侯,是宋代119位状元中唯一被封侯的人。归葬故里,墓境内仙居岭下。70多

             年后,宋徽宗赐其号“冲晦先生”。
   359   360   361   362   363   364   365   366   367   368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