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69 - 泰顺县教育志
P. 369

泰顺县教育志                                       ·307·


               校短期任教,后在县城三峰寺皈依佛门,不久去世。遗著有《转注浅说》《周易新论》《老子浅说》
               《周南补诂》《闽语释诂》《虚字含义解释》等,大多为手稿,藏于温州图书馆。


                   高仲伦

                   高仲伦(1890—1977年),学名秉纲,号楷之,罗阳人。民国5年(1916)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
               大学史地系,先后在处州(丽水)、宁波、绍兴、温州等中学执教。“七七”事变后返乡,历任泰顺
               战时中学、温州师范学校(时迁莒江)、泰顺简易师范学校教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再次执鞭
               于温州师范学校和温州中学,直至退休。毕生致力于教育,长达半个世纪。高对地理教学有专长,素

               有“地球仪”雅称。能背向黑板描绘地图,准确标出国界、省界、山脉、河流、交通枢纽和省、市、
               县位置。讲课生动、透彻。剖析全国各地物产、名胜、古今地名变异、历代兵家要塞、重关等,如数
               家珍。视学生如己子,督查学生作业要求严格,鼓励、资助贫困生尤不遗余力,受其恩惠者甚多。
               1956年,高仲伦被评为全省首批一级中学教师之一。解放初期当选为县第一、二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代表及常务委员会副主席。1964—1968年被选为第三届省人大代表。


                   高宗龙
                   高宗龙(1901—1952年),字卧卿,一字悟今,号荣年,罗阳人。毕业于浙江旧制第十师范。民

               国15年(1926)起,历任中小学教员、小学校长、县教育局长,国民党宣平、永康及县党部书记长,
               省参议员、省立处州民众教育馆馆长等职。在省立第十中学(温州中学)任教时参加CY(共青团)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涉嫌被捕,羁押于杭州陆军监狱达8个月之久。民国17年加入国民党。
               民国19年始任泰顺县教育局局长。任职期间,恢复泰顺师范讲习所,开办短期小学,创建民众教育

               馆、筹设瓯南公学,对发展泰顺教育事业作出较大。


                   李 铭
                   李铭(1903—1944年),小名李笃良,又名李天明,李松年,化名李力命,洪口人。从小天资聪

               颖,成绩优异,17岁进温州艺文中学,20岁赴上海劳动大学深造。在上海读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民国16年(1927)11月10日,和省委特派员郑敬衡同乘“海晏”轮由沪到温领导农民暴动。郑敬衡在
               温州码头被捕,李铭脱险潜回泰顺,带回一批宣传资料和油印工具。先后在洪口、百丈、罗阳等地张
               贴革命标语,并发动叶崇培、刘立铎、杨子麟等十余人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民国17年秋在洪口被捕入

               狱。翌年,罗阳镇地方绅士多人具保释放就医。出狱后即偕刘立铎、叶崇培等避难福建8年之久。民
               国26年,回家乡洪口。民国28年,经乡民荐举,任洪口小学校长,捐助400银元作办学资金,赠送楼
               房一幢给学校为舍,并以学校为阵地,开展革命活动。民国33年6月被捕,次日被害。



                   张福履
                   张福履(1909—?年),戬州人。13岁由雅阳高小毕业考入省立温十中。毕业后即回雅阳高小执
               教,曾任校长职。民国23年(1934),调任县政府建设科度量衡检定员,不久又升任为县苗圃主任。
               抗战爆发后,弃职奔赴嘉兴参加抗战活动。嘉兴沦陷后,返回温州,在平阳敖江北港水头新四军训练

               班任课。不久离温返泰。返泰后,四出活动,县长派人跟踪。张福履即星夜赴温。之后,辗转丽水、
   364   365   366   367   368   369   370   371   372   373   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