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天台山佛教史》
P. 170
包括前后山门、洞殿敞厅、茶室、接待室、小卖部等,共 2000 余平方米,分
别散置在 6 个不同高度平台上。建筑风格独特,其中有模拟僧帽、袈裟、僧
鞋等造型。
1993 年 5 月,济公文化研究会在赤城山济公院正式成立。济公院中塑有
各种济公佛像,称济公百态,或站或坐,或笑或哭,亦笑亦哭,亦怒亦喜。
庄严的济公坐像,在济公东院,高 4.08 米,神态自然安祥,慈悲肃穆,供百
姓游客顶礼膜拜。此大佛系台北慈圣宫信士认捐。
台湾同胞特别崇拜济公,每年来赤城山济公院进香朝拜的都有几十批,
与济公院挂钩的寺、庙、堂有 30 多个,遍布台湾各地。1998 年 4 月 8 日,
台湾嘉义九龙山济公禅寺住持吴银福一行 27 人,来赤城山寻根、进香。 1993
年 6 月天台山文化旅游节间,当代“活济公”游本昌来天台,欣然就任济公
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
济公故居,座落在城区石墙头原济公出生地永宁村。21 世纪初动工新建。
故居占地 16 亩,造价 2600 万元,主体工程于 2003 年 11 月底完工。上方陇
西园 4 层的醉仙楼高高耸立,顶部一只镶金酒葫芦闪闪发光,园中水池是葫
芦形,人造瀑布 6 米高。跨过耕云桥,踏上钓月亭,转过围廊到济佛殿,中
坐一尊 4.1 米高的白玉石雕济公像。中心部分是宋代式样的三透九明堂,典
型的天台古民居,曲径通幽。观霞阁 5 层 23 米高,地下室镶 3 组“赭溪情韵”
壁画。登上观霞阁,可以观赏与此遥相呼应的济公院和济公东院。
秀岩寺
位于天台县白鹤镇东北两公里秀溪畔,始建始建于后晋天福八年(943),
是天台吴越国师德韶第三道场。岩寺名“西云”,俗名“横路庵”。系光绪二
十九年(1903),华清上人重建。岁时既久,风雨摧毁,颓垣败瓦。释式智不
欲使古贤旧迹淹废,赖佛之灵,群策群力,现已建成大殿、观音殿、地藏殿、
金刚殿、茶亭及附属用房 30 间。
永福庵
位于天台县城关溪边村,俗称老佛殿,始建于道光十五年(1889)。据传
该村地处溪畔,常年遭水灾,村民为保一方平安,发心于溪边筑庵塑佛朝拜,
祈求平安。现建有大殿 3 间,厢房 3 间,平房 3 间,路廊楼 3 间。经济来源
主要靠布施,小佛事农业收入。住持了因法师。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