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5 - 《天台山佛教史》
P. 165
恳切发愿,愿生西方,净土法门,以愿为宗。若肯真信切愿,一人发愿一人
生,十人百人乃至千万,无一不生!永明祖师所谓修万人法者,不我欺也。”
(《谛闲大师语录》第 129 页)
谛闲也尊崇禅宗。他在《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一文中说:“如来出世,
唯一大事因缘,要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祖师西来,直指人心,见性
成佛。佛祖之道,原无二致。度生方便,乃有多门。诸佛以随机施化,四悉
利生。一代时教,无非应病与药,原无实法与人。祖师棒喝,亦是一期方便,
为人抽钉拔锲,解粘去缚而已,皆破孰之具也。自大教东来,数百年间,列
祖提倡,乃教乃禅,一以贯之。先从教以明心地,后依教起行,所行如所言,
以至破惑证真,革凡成圣,所谓服药除病,病既瘥而药亦亡矣。如来说教,
如以指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以看月。自后法久弊生,执指为月,故祖师
西来,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亦对症之良剂也。”(《谛闲大师语录》第 227
页)
文章最后,他进一步肯定了禅宗:“人谓禅宗是教外别传,我说禅宗是教
内真传耳。此是六波罗蜜中第六波罗蜜。故曰:般若如大火聚,四边不可触,
触则焦头烂额。此即离四句、绝百非之意也。如来禅分明显说,是为表诠,
祖师关不与道破,是为遮诠。此二者之区别也。”(同上)
在《万年寺水陆上堂》时,谛闲对禅法还作了具体诠释。他说:“诸大众,
若但守寂寞枯禅,胡涂到老,终身不得受用。若一味依他作解,塞自悟门,
犹是颠倒,则一生亦不得受用。其必惺寂双流,方谓安心善巧,直须真到无
心,刹那便超物表。此时神识不通,语言谈说不到,到得正恁么时,可谓境
寂心空,便是即寂即照,顽石也肯点头,青松也成芝草,佛祖亦不肯为,何
况人天权小?此中受用天然,吾侪错过多少?虽然如是,一番提起一番新,
一岁一回休潦倒。大众云集,缁素分明,总是为万年利生之计。”他认为,修
禅切忌修寂寞枯禅,应当用天台宗“惺寂双流”、“安心善巧”的方法,才能
修成正果。
天台宗另一大德宝静法师,除了到处弘扬天台宗外,也主张兼修净土,
老实念佛。他在天台山上方广寺受戒后,居髙明寺圆通洞禅修时,其间也曽
应居士之请,讲述过智者的《童蒙止观》。他在《修习止观法要讲述》中说:
“以止观念佛,又具信愿,诚径路之径路,方便中之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
圆顿中最极圆顿。古人云:‘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即此义也。”
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