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天台山佛教史》
P. 168
长,陈海量、赵朴初、蔡惠明、罗永正等为理事。同时发行会刊《觉讯》。1947
年冬,佛青会以借用的会址不敷使用,方子藩提议另觅房舍。1948 年元旦,
佛青会迁入林森中路。1949 年复迁至武胜路新会址。继而由青年会诸居士集
资,推请海量出面创办大雄书局。在海量惨澹经营下,规模粗具,书局业务
有很大的开展。
1955 年,陈海量与郑颂英、李行孝等,以上海佛教协会代表身份,出席
北京中国佛教协会第二届代表大会。后来,在“肃反”运动中受到错误处理。
1980 年始获平反,回到上海。
1981 年,被选为上海市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并由赵朴初居士介绍他去
北京中国佛教图书文物馆工作,任职仅数月,因病回上海疗养,并抱病应旅
美华侨应金玉堂居士之请,编辑《美东佛教总会成立二十周年特刊》。
1982 年,陈海量在上海病逝,临终安祥念佛,现诸瑞相,享年 74 岁。
海量 2 子 1 女,皆虔诚奉佛。
陈海量居士以《金刚经》、《华严经·普贤行愿品》及《净行品》为定课,
能背诵如流,终生不辍。他的心行广大而能安忍苦行,皆得力于此。他的主
要著作有《建设佛化家庭》、《可许则许》、《知己知彼》、《解惑显真》、《释迦
牟尼佛的道理》、《学佛的女郎》等。其著作弘传欧美及菲律宾、马来西亚、
新加坡等地。
陈海量自幼爱好书法,曾下过苦功,并曾受于右任和弘一大师两大书家
的指导。抗战期间,他所书写的《正气歌》曾在全国美展中入选;抗战胜利
后,以“辉光天地抱,钩素月窥椽”一联,在上海市举办的书展中获得第一
名。他曾以自己研究书法的心得,撰写《书法心理》一书行世。晚年,名声
益着。他的墨迹遍及厦门、八闽、大江南北,以及南洋、日本各地。文雅之
士,以获得他的墨宝为荣。生前长期担任中国书法协会理事,并曾访问日本,
交流书道。
海量在中国文学方面也造诣颇深。他曾在大学和研究单位主讲“先秦文
学史”、“杜诗研究”、“佛典翻译”、“中国文学史”等课程。曾任中国社会科
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他擅诗能词,生平吟哦不辍,所作诗词格调清雅,
情意真挚,着有《北山楼诗集》等。
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