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0 - 《朱封鳌天台集<第一册>》
P. 280
的解释,把天台宗“一心三观”繁复的义理讲得清清楚楚。
又如,智者在《观音玄义》 卷上说:“阐提断修善尽,但性善在;佛断修恶
尽,但性恶在。”也就是说,性具善恶。 后来湛然和知礼等天台宗大师,引经据
典,加以诠释,但因文章古奥,一般初学者很难理解。 谛公在《性具善恶辨》
中,用短短的一千多字,切中肯綮,使人一目了然。 首先,他根据《大乘起信
论》“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所谓心性不生不灭。 一切诸法唯
依妄念,而有差别。 若离妄念,则无一切境界之相”,认为:“由一心开出有二
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 二门同出一心,二即不二;一心开出二门,
不二而二。 先须会得二即不二,不二而二之旨,然后始可议性善恶论。” (《谛
公遗述·语录》第 210 页)“苟知二门,二而不二,便知生灭中性具善恶,即真
如中性具善恶,无容疑焉”(同上)。 其次,他将生灭门中分为二种人:一为觉
者,懂得“法法皆是全真成妄,全妄成真,识得生灭诸法,皆无自性,无性之性,
即是真如妙性。 此后顺性善而起修善,任运进修,超凡入圣,乃圆满菩提,归无
所得而后已,灭尽修恶,唯留性恶。 以性恶圆融,任运摄得性善,无可灭也。 是
故诸佛果后施化,倒驾慈航,分为遍界,示现三途,皆是善用此性恶法门也”。
二为不觉者,他不懂得真妄原是一心,因此:“逆性成修,依性恶而起修恶,法身
流于五道,乃名众生。 甚至随无明流转,成恶知见,作一阐提。 乃至灭尽修善,
唯留性善。 以性善融通,任运摄得性恶,无可灭也。”最后,他总结说:“故台教
云:诸佛不断性恶,阐提不断性善。 因不断性善,故说阐提亦有成佛之期,非永
不得成佛也。”(以上均见《谛公遗述·语录》第 210-211 页《性具善恶辨》)寥
寥数语,把天台宗的一大道理说得清清楚楚。 总之,谛公讲述经论语简意赅,
听者易于理解。 因此,学员们进步很快。
1915 年,谛公应邀赴北京讲《楞严经》,“自名公巨卿,各国公使,蒙藏喇
嘛,以及都人善信,莫不欢跃赴会,争先恐后,无虑数十万指” (宝静《谛公年
谱》)。 获大总统赠匾:“宏阐南宗”,并饬地方官,敬谨悬之寺中,以志景仰。
离京之初,叶恭绰、蒯若木两大居士各致赠 2000 银元,其余信众亦有馈赠。 谛
第
公即以此款作扩充观宗学社之用,招收更多的僧众入学。 1918 年,北京发起 二
辑
讲经会,公推徐文蔚居士主其事,延请谛公开讲《圆觉经》及《大乘止观》。 谛
古
公带仁山、倓虚二师同往。 每晚登座宣讲,由蒋维乔、黄少希笔录,成《圆觉经 刹
考
讲义》数十万言。 当时皈依谛公的善信,如徐蔚如、王一亭、蒋维乔、江味农等 察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