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路桥年鉴2022
P. 195
路桥年鉴
地面积 800 平方米。现为宗教开放场所。 两河之中,古名卷洞桥侧,祀全俨。庙前有亭,占置驿
递,明嘉靖壬子(1552)毁于倭寇,后人重建,名福星
E2 中共黄岩首届县委旧址〔峰江街道蒋僧桥 亭。袁知县应棋题额。”福星亭为抗倭义士蔡德懋率沿海
村·1928 年〕 1928 年 5 月,中共浙江省委派曹晓时在 乡民擒倭寇 8 头目,造福于民故名。原邮亭庙山门临街,
这里成立中共黄岩县委,由林冶、林泗斋、戴大夫(戴 坐北朝南,占地面积 1200 平方米。亭前立有南京刑部右
普送)三人组成。现存木结构畚斗楼五间,占地面积 216 侍郎王宗沐题:“慨安”石碑一通。(“慨”指嘉靖辛丑年
平方米。内存当年使用过的桌椅、暗仓等物。 (1541)、乙已年(1545),沿海两次水灾,蔡德懋两次
E3 中 共 黄 岩 地 下 党 活 动 旧 址 〔 新 桥 镇田 际 慷慨解囊,开仓赈灾。“安”指蔡德懋率先抗倭,为保地
村·1927 年〕 1927 年 9 月,林泗斋与王宝珩、金毅成 方平安之意。)
一起秘密加入共产党,并在此秘密成立了黄岩第一个党 A11 戚继光绝倭处〔金清镇双塘村·清道光〕 明
支部,发动农民开展“二五”减租斗争。旧址坐北朝南, 嘉靖年间,倭寇焚掠路桥、长浦、下梁、泽库等地。戚
木结构平房 20 间,平面呈凹字形,占地面积 1260 平方 继光领兵指挥沿海乡民抗倭,灭大批倭寇于分水沥沟,
米。 故称“绝倭沥”。清道光年间,梁学龙等于故址建石桥以
纪念,上刻“明戚继光将军绝倭处”,南北走向,横跨绝
E6 光明炮台〔蓬街镇光明村·1930 年〕 坐南朝
北。砖石结构正方形四层碉堡。一、二层以石垒砌四周 倭沥。桥南有口字形纪念建筑 25 间,内塑戚继光及抗倭
开有喇叭形炮眼;三、四层以青砖砌叠为墙,高 13.8 米, 人物像,占地面积 1236 平方米。
4.2 米见方,占地面积 18.46 平方米。当年李陆明为防匪、 A12 忠勇将军祠遗址〔金清镇金浦村·明代〕 明
盗而筑。 《万历黄岩县志》载:“嘉靖三十七年(1558),倭寇屯
E8 解放一江山军事遗址〔金清镇龙泰尾·近代〕 据栅浦,焚掠沙港、长浦、路桥,诸处乡民梁述、梁健、
遗址在海滨村、海燕村接壤处龙泰北端,系当年解放一 梁生兄弟血战盘马山阵亡,入忠勇祠。”又载:“忠勇祠
江山前哨阵地。现存石砌圆形哨亭一座,位北朝南,四 在下梁三十份,始建于嘉靖四十年(1561)。”现仅存清
周开有喇叭形枪眼,顶端原置有护杆作瞭望台。另存高 乾隆年间祠堂 2 间,坐东朝西;1983 年重建坐北朝南大
炮掩体五处,呈圆形,四周砌石尚存。周边战壕清晰可 殿 3 间,东西厢房各 3 间,内塑梁氏兄弟像。占地面积
见,只是用松木柴草作掩体的暗堡破坏无存。此处三面 980 平方米。大殿内尚存梁氏练功礅 6 具。
环海,南连琅矶山,北连头门岛,东南临大陈岛,东北 A13 烽堠遗址〔金清镇前郭村石佛山顶峰·明代〕
10 里处一江山岛。该处历经海潮侵蚀,出现道道伤痕, 据清《光绪黄岩县志》载:“洪武二十年(1387),新河
四处奇峰怪石,民传龙拖爪痕,故名龙泰。 所下辖四烽堠”(即阻浪山、盘马山、石佛山、披云山)。
此是戚继光抗倭烽堠之一。块石砌成,残高 2 米,平面
林渊如、林楚白民居 〔新桥镇郑际村三房自然村
中部〕 建于抗日战争期间,由林渊如、林楚白两兄弟 直径 5 米(有残),南面基石尚存。
(当地地主)出资建造。后经 2007 年修葺,作为郑际村 A14 应万德反侵略斗争起义遗址〔蓬街镇蓬街
老年活动中心。房屋仿西洋形制,俗称洋楼。单座五开 居·清代〕 应万德(?~1899),蓬街镇新华村人。武
间,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二层,面阔 20.3 米,进深 9.1 生、局董,精通拳术。光绪年间,法国天主教神甫李思
米,建筑占地面积约 185 平方米;十柱十一檩,穿斗式 聪设教堂于海门、路桥、长浦、田际等地,欺辱妇幼,
梁架结构,小青瓦作四坡顶;墙体均用青砖砌成,二楼 横行不法。光绪二十五年(1899)七月十二日,应万德
铺以木质楼板;明、次间前均置前廊,地面均以石板平 率义兵举“护国除教,义民巨献”大旗,破黄岩城。打
铺而成。该建筑体为路桥区民国时期典型的西洋楼,具 响了浙江人民反教会侵略斗争的第一枪。汇龙庙旧址,
有较高的历史和建筑参考价值。
坐北朝南,现仅存山门 7 间。戏亭、两厢吊楼和大殿于
1987 年重建,内塑伍子胥与应万德像。占地面积 1000
路桥区文物保护点、就地保护文物
平方米。内尚存万德当年练功礅 1 具(重 250 公斤)。
A8 小人尖遗址〔路桥街道石浜村石浜山·西周— A16 禅林寺遗址〔峰江街道白枫岙村莲花山·唐
春秋〕 位于石浜山海拔 200 多米的小人尖,分布面积 代〕 清《光绪黄岩县志》载:“香严寺在县南四十里,
120 平方米。1990 年 5 月,发现一土墩,窖藏青铜器 22 唐开元元年(713)建,名禅林。”几经毁建,现遗址上
件,原始瓷器 49 件(其中豆 45 件),泥质灰胎陶器 2 尚存古井一口,位于原大殿东南,以晋砖砌叠,砖上有
件,玉器 5 件。现存黄岩博物馆(见《浙江省文物考古 晋咸宁(275)纪年图案及线纹、柳叶纹。井口内径 0.65
研究所学刊》1993 年第二辑。)后又陆续发现西周直筒 米。井内沙石淤积,尚深 4.8 米。另存:明代石香炉一
罐与战国旋纹碗等。出土器物为考证徐山胜果院,西周 具;元石碑一通;清咸丰七年(1857)僧人墓碑与光绪
徐偃王墓提供了实物依据。 八年(1882)乐施碑各一通;清铁钟一口。1990 年在原
址上拆建山门、大殿,占地面积 1850 平方米。现为宗教
A9 天赐湖沉船遗址〔横街镇天赐湖村·时代不详〕
北靠凤凰山,东邻沙山,南依阻浪山,西北是沙堤岗, 开放场所。
湖面遗址约 6.2 万平方米,是当年海船避风的港湾。清 A17 长浦司城遗址〔路南街道司城村长浦司城
《光绪黄岩县志》载:“天赐其湖,不假浚凿。”民国时
里·明洪武〕 《万历黄岩县志》卷二载:“城在县东南
期曾有船桅露出湖面,木构件呈黑色,直径约 0.5 米。 40 里,洪武二年(1369)因立海门卫,移界首巡检司于
曾有成迭唐代青瓷碗出土。 长浦,巡检王源筑城创署。城周 140 丈,高 2 丈,城门
A10 驿亭遗址〔路桥街道邮亭居·明代〕 始建 一座,厅屋 3 间。”遗址四面环河,东西直径约 222 米,
年不详。民国《路桥志略》载:“邮亭庙曰中镇庙,以居 南北约 208 米,总面积 4618 平方米。城墙宽约 25 米,
第 19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