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8 - 路桥年鉴2022
P. 198

路桥年鉴

               利,元大德三年(1299),杨屿建祠,祀罗公适。”                       时期的古建筑。该路廊坐北朝南,面宽三间,置双通门,
                   罗适(1029-1101)字正文,号赤城,三门海游马家山                五架抬梁,六檩构架,硬山顶;路廊长 9.4 米,宽 4 米,
               人,宋治平二年(1065)进士,勋至上护军服五品,著                      占地面积 37.6 平方米;共用十二根花岗岩质石柱构筑,
               有《易解》和《赤城集》百卷等。                                 每柱 0.3 见方,高 2.4 米;内有四块垫空条石,作为座凳
                                                               供过往行人小憩。西侧以小青砖砌拱券,北侧万寿堂,
                   C28  上蔡五台门〔峰江街道上蔡村·清代〕                五     上悬挂着于丙寅年仲秋立的“万寿堂”匾额,字为行草,
               台门位于 104 国道杭温路西 800 米处,前接村道,后傍                  遒劲有力。堂内存石碑,碑上刻荷花,篆“风调雨顺,
               乡道,坐北朝南,二进二幢横五座,重檐歇山顶。原有                        佛国长寿,国泰民安”十二字,落款为清嘉庆十四年,
               三堵气势宏伟的台门墙,二堵小台门(置有台门屋),依                       纪年确凿。堂内塑有三尊佛像。
               次横向排列,故名五台门。
                   五台门历经沧桑,仅存一大一小两台门,总面积约                         D4 元真道院碑〔峰江街道白枫岙村白枫岙岭·元
               2000 平方米,主台门保存完整,门额浮雕戏剧人物故事                     代〕   今道院已改建,尚存《黄岩州元真道院碑记》一
               图,左右转角均精雕螃蟹,两戗脊各一雄狮图,整座门                        通,石质,碑首残,无座佚。高 1.15 米,宽 0.68 米,厚
               墙灰雕的飞禽走兽、人物水族等图案千姿百态,栩栩如                        0.05 米,元泰定元年(1324)立。记述元延佑范知州忠
               生。台门内存重檐歇山顶正屋七楹,右厢房已毁。左面                        毁妖祠,里人鲍显祖改为道院,乾隆三十二年(1767)
               小门墙置有台门屋,台门屋紧接左右厢房各三楹,正屋                        重建,改名淑丰院等道院历史。台州路同知林兴祖撰文,
               五楹,中间置石质天井,正屋后亦存石质天井,后进存                        黄岩州知州李仕行篆额,盛象翁书 17 行,每行 36 字,
               楼房二楹。五台门主体建筑为重檐歇山顶九檩加廊梁,                        共计 612 字。另存明嘉靖五年(1526)石雕双龙抢珠净
               穿斗式抬梁式混合木结构,四合院式组合。隔扇门、格                        手炉一具。
               子窗等制作考究,住户蔡绍美廊下青石柱础凿饰的鱼、
               虾、蟹、蜻等沿海独特图案,形像逼真,工艺精湛。                            D5  济急堂石楹联〔路南街道石曲村·1924 年〕
                                                               《路桥志略》载:“济急堂民国十三年(1924)里人张善
                   C29  山羊混井〔桐屿街道后山羊居·年代不详〕                    元创立,以救贫施医舍药。”该堂坐南朝北,尚存木石结
               底壁以块石砌成。井壁栏圈设空心圆石,内径 0.5 米,                     构,硬山顶二层重檐东厢楼房五间,前左右石门柱刻:
               外径 0.88 米。因年久磨损,井圈及周边铺石釉亮发光。                    “院宇逼天枢众星拱所,门墙傍水陡万派朝宗”楹联一
               据查,当年桐屿曾有:“混、清、咸”三口井,此井为混                       副。柱高 2.45 米,宽 0.23 米。院内尚存清宣统二年(1909)
               井,井水呈乳白色,位于牛山西侧故亦称牛奶井。离古                        立的“方樨园先生讳文翰偕配李氏孺人之墓”碑一通,
               井 10 米处存一石质戒槽,长 4.5 米、宽 0.8 米、高 0.45            长 1.9 米,宽 0.9 米,为清进士刑科给事中杨晨书。
               米,底平面呈椭圆形。
                                                                  D6 虎圣宫匾额〔路北街道下宅於村·清代〕 虎
                   C30  皆吉里台门屋〔路桥街道河西居·清代〕 坐                   圣宫大门上首嵌有“高密遗风”匾额,上款为“嘉庆丁
               南朝北,面对河西街。仿宋式小庭院台门,宽 3 米,进                      丑(1817)”,下款为“戚学标题”。共 12 字,匾长 1.8
               深 5.5 米,五檩单檐穿斗式木结构,上置小青瓦,方形                     米,宽 0.3 米。戚学标(1742—1824)字翰芳,号鹤泉,
               廊柱端支撑象鼻抖拱,两厢方柱嵌板为壁。大门口曾挂                        乾隆进士,著名书法家。温岭泽国人,历任河南涉县、
               “文武魁匾额”,现铁质挂钩常存。民国《路桥志略》载:                      林县丞,后任教于孔府。戚博通经史,修有《涉县志》
               “於精和、字定纯、号粹人,路桥河西人。清嘉庆元年                        《太平县志》《台州外史》,著有《三台诗录》《风雅遗闻》
               (1796),洪潮淹没,沿海居民逃死无算,精和载米往赈,                    《汉学谐声》《四书偶谈》《鹤泉文钞》《回头想》《景文
               积尸皆掩埋。其子斯年,号祜堂,嘉庆二十三年(1818)                     堂诗集》等。黄岩博物馆其诗两首为国家二级文物。
               戊寅举人,大挑一等补直隶元城知县,署开洲知府,著
               有《百祥草堂》诗集。次子万年,号锦龄,乾隆五十三                           D7 清莲庵石楹联〔路北街道前蔡村·清代〕 东
                                                               大门嵌有楷书楹联一副,上联:“秀水绕门蓝作带”,下
               年(1788)壬子武举。孙(斯年之子)恒吉,号叔方,直
               隶县丞,治漕有功,保举署曲周怀来知县,后保升知府。                       联:“远山当户翠为屏。”横披:“南天瑞气”。据传系清
               迁居梅关”。                                          乾隆进士书法家戚学标书。
                   C31 黄震民居〔金清镇高升村·清代〕系清代建筑,                      D8 杨府庙甲午〔蓬街镇高坦居杨府庙内·清代〕
               建筑坐北朝南,面阔 20 米,进深 18.5 米,占地 370 平               石质,通高 2.635 米,宽 0.51 米。雕刻图案分三段:上
               方米。四合院式,台门饰有两幅楹联,“近水远山新画本,                      段人物故事图,中部花草骏马图,下段如意图。石刻线
               望云锄雨旧家风”。正厅五开间,重檐硬山顶,系九檩穿                       条流畅,工艺精湛。隶书款:“大清光绪二十七年岁次辛
               斗式前辟廊结构;小青瓦盖顶,屋脊精雕动物和花草图                        丑上元月谷旦”。
               案,青石柱础,象鼻斗拱,木板夹山,石板砌槛墙,石                           D9 上盟石楹联〔金清镇上盟村平德庙内·清代〕
               板砌走廊、天井。两厢各三开间,屋后种有一棵苦楝树,                       戏台 5.5 米见方,以四石柱支撑屋面,顶部于 1987 年整
               树冠郁郁葱葱,蔚为壮观。                                    修如旧,尚存石柱四支。前柱石刻楷书:“去古未今事后
                                                               追思何异彼片时光景,来踪去迹当前领悟只如他几出排
                   C32 小朱家圆井〔峰江街道安溶村·清代〕该井深
               约 3 米,井壁由乱石块砌筑。井栏花岗岩质,圆形,由                      场”等 30 字。
               整石打制而成,栏高 0.5 米,内径 0.5 米,栏壁厚约 0.1                  D10  收租碑〔新桥镇新桥居·民国〕              “永垂不
               米,建筑占地面积约 0.6 平方米。该井整体保存较好,                     朽”碑一通,高 1.7 米,宽 0.8 米,石刻行书 20 行,直
               但井周边坛地已于早些年被村民用水泥浇筑。井水清爽                        书每行 53 字,记庙田年交租额每亩三石六斗等内容;碑
               甘甜,至今仍为附近居民的生活用水水源。                             旁存清代石元宝一件,翼长 0.8 米,高 0.55 米,宽 0.4

                   C33 下寺前路廊〔螺洋街道屿前村·清代〕系清末                    米。


                                                         第 198  页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