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42

(嶴)解释大同小异,且仅一个义项:浙江、福建等沿海一带称山间平地(多

           用于地名)。有鉴于此,龙湾区青山村,无论是“山坳”还是“山间平地”
           抑或“近水”,此三方面都符合“岙”的内涵(特点)。青山村南紧倚山坳,
           有山间平地,村中辟河,曰青山直河,所以青山原名青岙并非无缘无故的。

               “奥”与“岙”字形不同,意义也不同。《康熙字典》对“奥”解释,
           仅有一个合适“青奥”的义项:水内曰奥。七都地处瓯江之中,符合水内
           之奥特点。《康熙字典》对“澳”解释:崖内近水之处。《说文解字》对

           “崖”的解释是“高边”。所谓“崖内近水之处”,就是指高地的边或陡
           立的山边临水地方。《新华字典》对“澳”作解释:海边弯曲可以停船的
           地方(多用于地名)。这些字典对“澳”解释都符合洞头清澳的地域特点,

           清澳地处东海湾,东临太平洋,是渔民泊船避风的好地方,所以取名“清澳”
           也是名副其实的。总之,有比较才有鉴别,三者根本区别:青山的青岙是

          “山之岙”,七都的青奥是“江之奥”(位于瓯江之中),洞头的清澳是“海
           之澳”,它们所处地域环境各不相同。所以,此三字很容易区别,但不可
           相互借用。

                                                   其二,字形区别。“ 嶴”(
                                               今同“岙”),上“奥”下“山”

                                               结构,用法同岙。“奥”《康熙
                                               字典》有收入,但字形略异,在
                                               “米”之上兼加一撇,即“奧”。

                                               毋庸赘言,纵使不识之无者亦明白
                                               “嶴”“奥”“澳”是迥然相异的

                                               三个不同字形。总之,字形不同,
                                               其义亦异。
                                                   其实,古代地名部门对同音地

                                               名的命名蛮科学的,用这些形义不
                                               同字将它们严格地区别开来,使人




           32
           33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