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3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43
明白其坐落的地点。青岙,为山之岙,其坐落位置,康熙陈谱《陈氏宗祠记》
篇首则述:“郡东南三十里许,有峰曰霹雳,高可千仞,为东瓯巨镇青山
其支峰也。层峦蜿蜒,矫然而迴顾者,则龙湖山也。余族世居其下。”青奥,
为江之岙,即七都岛,位于城东二十余里,或茅竹岭以北的瓯江之中。清澳,
为海之澳,又叫“清澳门”,今指洞头大门,位于城东北二百里的东海之中。
由此观来,区分一个地名,一视其字形,二视其坐落的地点,二者对号入座,
缺一非可。
言归正传,康熙陈谱所记载的青山旧地名“青嶴”(嶴,今同“岙”),
其为山间之岙,与山相关,故兼山旁,以区别于“奥”“澳”两字。然而,
好多专家似乎没有注意字形,却将青山的“青岙”误写成“青奥”或“清澳”。
比如《陈宜中遁归的清澳在何处?》一文结论是“青奥即今龙湾区青山”,
又如《一卷陈氏宗谱解开温州地名之谜》一文结论“青奥即青山的结论可成
定谳”。两文中的“青奥”与康熙陈谱《郡庠士朝益公纪略》记载的“青岙
即今之青山”中的“青岙”是两个不同的地方。为何老是将“青岙”写成“青
奥”偏偏跟原宗谱唱反调呢?竟然一字之差却让人“惹得纷纷口舌多”呢!
殊不知,文章观点乃灵魂,务必要正确。康熙陈谱《郡庠士朝益公纪略》
一文提出的是“青岙即今之青山”这个观点,而不是“青奥即今之青山”!
明明是“青岙”却偏偏说成“青奥”,甚至是“清澳”,此与“讲一世的
张阁老,不晓得张阁老姓张”又何其相似乃尔呢?怪不得引起诸多读者对
“青奥即今之青山”论的疑惑和误解!其原因全是一些专家的错写,以讹
传讹。但又把话说回来,或许是同音字地名引起混乱所致吧。
正史未必完全正确,也因同音字难免有错。《宋史·兵志》记载的德
祐二年 (1276) 陈宜中遁归温州清澳,此事与实际不符,据康熙陈谱记载,
陈宜中德祐二年隐居青岙(青山),并不是“遁归”洞头“清澳”,所以
这个“清澳”完全是因同音字造成误写。康熙陈谱曾载,青岙(青山)是
陈宜中旧游地,曾三度归隐青岙(青山)。笔者为此走访了洞头大门。据
当地几个老实巴交、不愿意透露大名的老人反映,宋末的清澳,山艰海阻,
东 瓯
鸣 鹿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