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6 - 《鹿城史志》二O二二·春夏(总第十七期)
P. 46

以假乱真,要做到一就是一,二就是二,要保持原汁原味。否则,“假作

           真时真亦假”。兹列如下:
               例一:该谱的发现,解开了温州的历史地名之谜。据《宋史·兵志》
           记载:建炎后寨兵,温州十三寨。其中有一寨名为“清澳”者,又作“青

           奥”,位于乐清、永嘉两邑之间。又据《宋史·瀛国公纪》记载:陈宜中,
           于德祐二年 (1276) 遁归温州清澳。但青奥到底位于温州的哪个地方,学
           者众说纷纭,至今还无令人信服的结论。陈宜中与清澳有种种渊源关系,

           在该谱得以体现,谱中对此有明确的记载:“青奥即今之青山也,青山为
           与权公旧游地,其后守益公迁居青山,亦继与权公之志也。”又据《兰溪
           陈氏宗谱》记载,其祖始迁自“清澳”,两谱互证,至此青奥即青山的结

           论可成定谳。
               鉴于上文,笔者查阅《宋史·兵志》和《青山陈氏宗谱》,竟发现四

           个问题:
               (一)上文所引用的所谓《宋史·兵志》“其中有一寨名为‘清澳’者,
           又作‘青奥’”这句话,一对照宋史原文已经过专家居心修改,即把《宋史·兵

           志》原文中的“青奥”竟改为“清澳”。专家又另加注解“又作‘青奥’”
           四字,此仅为了“方便论证”而已。

               (二)对照康熙陈谱,文中已将原“青岙即今之青山”中的“青岙”
           改为“青奥”。
               (三)如此一改,不只将《宋史·兵志》记载的寨名“清澳”、《兰

           溪陈氏宗谱》记载的兰溪陈氏始迁的“清澳”,与《宋史·瀛国公纪》所
           记载的德祐二年 (1276)  陈宜中遁归温州“清澳”中的这三个“清澳”等
           同起来,也使文中三个“青奥”统一起来,通过等量代换,从而得出“青

           奥即青山”的结论。
               (四)虽然原引文被修改了,并达到了论证的目的,但结论中“青奥”
           与青山“青岙”是两个不同地方,即跟康熙陈谱原文论点“青岙即今之青

           山也……”不相符。




           36
           37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