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1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81
·146·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临海港旧貌
包恢认为,日本商船未到宁波,“先过温(州)、台(州)之境,摆
泊海涯。富豪之民,公然与之交易。倭所酷好者铜钱而止,海上民户所贪
嗜者,倭船多有珍奇,凡值一百贯文者,止可十贯文得之;凡值千贯文者,
止可百贯文得之”。
日本商船在离开宁波后,因“博易尚有余货”,复至台州一带进行民
间贸易:“复回旋于温、台之境。低价贱卖,交易如故。所以今年之春,台(州)
城一日之间,忽绝无一文小钱,在市行用。乃知本郡奸民、奸弊,至此之
极,不知前后辗转,漏泄几多,不可以数计矣(《敝帚稿略·卷一·禁铜
钱申省状》,四库本)!”一个偌大的台州郡城,一日之间 ,突然市上“绝
无一文小钱”流通,可见“钱荒”诚非虚语。直至元初,日本海商第一次
来元朝贸易时,要求开禁,忽必烈破例满足其需求。
在台州海外贸易史上,特别值得一书的是台州海商周氏世家,即周文
德、周文裔、周良史海商世家。早在上世纪 90 年代中期,临海博物馆丁
伋先生对此就进行了研究。其论文《台州海外交通史钩沉》,最早发表在
台州方志办主编的《〈台州地区志〉志余辑要》 a 上,后来宁海学者才开
a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年版。
正文.indd 146 2017/10/31 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