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4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184
第五章 台州古代的“一带一路”——海外贸易·149·
据南宋宁海人王澡撰于庆元二年(1196)的《敕封魏国夫人施氏节行
碑》(载《光绪宁海县志·卷二十一·碑碣》)载:施氏为周良史之妻,
“孺人施氏,四明人,故府君周公讳良史之妻,故宣德郎赠少师讳(周)
弁之母”。周氏先辈早就“尝总大舶出海上,至府君不肯离其家。纳孺人
之明年,侍其父适日本国。去二月而生少师。后七年而府君哀讣至。少师
生,府君既不及见,而孺人年二十二,孀居家贫”。施氏守节不嫁,抚育
幼子成人。“以元丰三年(1080)七月初五日卒”,“享年七十有四”。
丁伋先生《台州海外交通史事钩沉》认为:施氏卒于1080年,享年74岁,
则生于景德四年(1007);周良史死,施氏年廿二岁,则为天圣六年(1028);
周弁生已七岁,则为乾兴元年(1022)。这是符合事实的(载同上)。
三门湾东岙旗门港,周氏海商世家就从此出发前往日本
日本《续国史实录》载:天圣四年(1026),台州海商周良史至日本
贸易。又据日本学者秋山谦藏《日中交涉史研究》载:周良史父周文裔后
归化日本,母为日本人。周良史曾任大宰府进奉使,后经商。日本《宇槐
记》又载:天圣四年(1026),作为大宰府进奉使、从事贸易的周良史,
被称作“随父往返,有如随阳之鸟”。
日本《小右记》载:天圣六年(1028)九月,“周文裔又来日本,
十二月十五日,致书右大臣藤原实资,并献方物”。正是周文裔于当年回
正文.indd 149 2017/10/31 1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