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8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58

第三章  两宋时期·223·




                       国传》记载丹流眉国“贸易以金银”,
                       记三佛齐国“无缗钱,土俗以金银贸
                       易诸物”等;均本于《诸蕃志》。《诸

                       蕃志·阇婆国》载该国“领兵者岁给
                       金二十两,胜兵三万,岁亦给金有差。
                       土俗婚聘无媒妁,但纳黄金于女家以

                       取之。不设刑禁,犯罪者随轻重出黄
                       金以赎”。《宋史·外国传》所记略
                       同。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价《诸
                       蕃志》“所言海国皆之事,《宋史·外
                       国列传》实引用之。核其叙次、事类、

                       岁月,皆合;但《宋史(外国传)》
                       详事迹而略于风土物产,此则详风土
                       物产而略于事迹;盖一则史传,一则                    《赵汝适墓志》,今藏临海市博物馆

                       杂志,体各有宜”;相得益彰。
                           《诸蕃志》不仅是《宋史·外国传》的主要蓝本,而且对反映明代中
                       外关系和东南亚各国历史地理的名著《东西洋考》影响匪浅。明代学者张
                       燮(1574-1640) ,于万历四十五年(1617),仿照宋赵汝适《诸蕃志》体例,
                       写成《东西洋考》12 卷,记载了东西洋 40 个国家的沿革、事迹、形势、

                       物产和贸易情况;刊载了水程、二洋针路、海洋气象、潮汐,以及国人长
                       期在南海诸岛的航行活动、造船业和海船的组织等情况;还收录了秦汉以
                       来中外关系的有关史料及宋、元、明三朝中外关系的有关文献。这是张燮

                       对《诸蕃志》体例的补充与完善。
                           第四,《诸蕃志》是宋代海外贸易经济繁荣的产物。自唐代“安史之乱”
                       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为加强海外贸易管理,宋朝不仅把前朝主管官吏
                       市舶使扩大为主管机构市舶司,而且还把市舶司的设置从广州一地,扩大
                       到杭州、明州、泉州和密州等港口,并在秀州、台州、温州和江阴等地设

                       市舶务。南宋能偏安江左 150 多年,海外贸易的繁荣是其支撑的重要因素。
                       泉州港海外贸易当时通商 57 国,泉州东南隅建有外商居住的“蕃人巷”,












          正文.indd   223                                                                     2017/10/31   15:01:08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