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59
·224·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呈现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荣景象。外商运来犀象、珠玑、玻璃、玛瑙、
香料、胡椒,运去丝绸、瓷器、茶叶,是名副其实的“海上丝绸之路”。
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南宋古海船
1974 年泉州湾后渚港出土的南宋海船,残长 24.2 米,宽 9.15 米;复
原后,其长度达 36 米,宽 11 米,载重量 200 吨以上,是当时泉州所造的
中型的货运海船,中有十三个水密隔仓,水密隔仓在中国的运用始于唐代,
比欧洲早了 1100 多年。船上遗物很多。除有香料木、胡椒及其他贵重药
物外,还有木牌、木签、贝壳、桃、李、橄榄、荔枝等果核,以及宋代陶
瓷器等,反映了宋代泉州港海外贸易的繁荣。《诸蕃志》记载海外贸易通
商 57 国,介绍 47 种海外贸易特产,成为中国最早的海外贸易志,绝非偶
然,这是宋代海外贸易经济繁荣的产物。
第四节 《全芳备祖》: 中日古代典藏之“合璧”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中国古代典籍通过官方贡使、僧人求法和民间商
贸等形式,大量“文化输出”至日本。许多国内今已不全或无存的古籍,
日本仍有保存。有“世界最早植物学辞典”之誉的《全芳备祖》,就是中
日古代典藏之“合璧”。
《全芳备祖》是宋代花谱类著作集大成性质的著作,作者是南宋台州
正文.indd 224 2017/10/31 1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