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32
前 言·5·
于马来西亚怡宝之三宝洞。谛闲法师是天台宗第 43 世祖师,华智法师是
其法孙,乃承天台宗第 45 世传人。其弘法缅甸、马来西亚,说明早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天台宗就在缅甸、马来西亚生根开花。此后又有本道法
师等在此弘法。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佛教界竭力弘扬天台宗的是天台宗
第 44 代传人竺摩法师。
(四)暹罗(泰国)、菲律宾:明弘治(1488-1505)间,天台学者
卢浚(1464-1502),作《赠节妇史氏》诗,在诗序中记载节妇“(史)
氏夫以海贾飘暹罗,守节二十年。后夫以通事(翻译)进贡重逢,送至南
安而别”。暹罗即今泰国,节妇史氏丈夫因海外贸易漂流至泰国,其妻史
氏为之守节二十年。其实,历史失载的要更多。明成化(1465-1487)年间,
太平(今温岭市)籍林霄,曾奉使暹罗。林霄,字恒复、克冲,林鹗从弟,
五六岁号奇童,后登进士第。初选翰林院庶吉士,后升刑部给事中。成化
十一年(1475)暹罗遣使入贡告丧而求封,林霄与行人姚隆奉使暹罗,册
封其国王。抵达暹罗王城,因接见礼仪不合规格,不肯屈节宣诏,暹罗国
王故意薄待之,迫其屈从,遂愤懑成疾而死。明宪宗赐敕赞道:“仗节不
屈于蛮邦,结愤竟归于冥漠。”(《嘉庆太平县志·人物传·义烈传》)
明代学者严从简《殊域周咨录·卷 8·暹罗条》记其事曰 :“弘治中 , 给事
中林恒复(林霄,字恒复)奉使行册封礼。并有刑部侍郎屠勋 , 大学士杨
一清赠诗以壮其行。”
天台宗与泰国佛教界的交往始于谛闲法师。泰国,昔名暹罗,盛行小
乘佛教。观宗讲寺与暹罗佛教界的交往,其法缘始自谛闲法师。1929 年冬,
谛闲法师在上海玉佛寺讲《十六观经》,参与听经者有暹罗华侨杜圣宏、
陈圣岳居士,经会圆满后,他俩即皈依谛闲法师。在谛闲法师感召下,他
俩回去后,在暹京曼谷创设暹罗中华佛学研究社,于 1930 年成立,杜圣
宏为社长,社员有三四十人。此为天台宗在泰国、菲律宾弘传之始。
(五)印度尼西亚:清代温岭学者戚学标《台州外书·卷九·兵患》
载:“嘉定元年(1208),阇婆国番船寇松门,巡司失印记,复降给。”
阇婆国,即印度尼西亚的西爪哇。说明至迟在南宋台州与之已有交往。
正文.indd 5 2017/10/31 1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