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29
·2·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处州(丽水)二郡,才形成今天的台州。源远流长的台州,据学者研究,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徐福东渡,带去“天台乌药”,此为天台山与中外文
化交流之始。
随着天台山道教与佛教的崛起,台州成为中国道教南宗的发祥地,中
日韩三国佛教天台宗以及欧美、东南亚的祖庭;赵朴初会长誉为海外文化
交流的“黄金纽带”。从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地域看,其范围主要在
海上丝路的东线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海上丝路西线欧美与东南亚。
一、东亚
(一)日本:唐代鉴真和尚东渡揭开天台山与东亚文化交流序幕,唐
贞元二十年(801)日本高僧最澄入唐至天台山求法,翌年学成归国,创
立日本佛教天台宗。文化交流延续至今。
(二)朝鲜半岛(新罗、高丽、李氏朝鲜):东晋高僧支遁曾写信给
高丽道人,称述剡县(今嵊州、新昌)仰山竺法深的风范。说明东晋时即
与朝鲜半岛存在文化交流。南朝陈隋时,不少新罗僧人向天台宗二祖慧思
学习天台宗《法华经》,其中沙门玄光,新罗人,来隋观光,志求禅法;
曾登衡山,谒见慧思,密受法华安乐行门,得慧思印可;此后移锡江南,
得本国舟舶,载返熊州翁山,卓锡结茅,乃成梵刹,化导甚众。(《宋高
僧传》卷十八)高句丽僧人波若拜天台宗创始人智者大师为师,于华顶修
禅,后圆寂于此。唐代又有不少新罗僧人至天台山向九祖湛然学习天台教
义,天台国清寺前建有新罗园,供新罗求法僧居住。五代吴越王钱俶又因
天台义羲寂之言,于宋建隆元年(960)遣使致书以五十种宝向高丽求取
天台教典。翌年(961)高丽光宗王遣僧谛观奉天台教典来到吴越,而亲
闻羲寂讲授教观法门,心悦诚服,遂礼以为师,留居螺溪门下十年,即在
当地示寂,著有《四教仪》一卷,为天台宗入门书。谛观天台教典的回归,
奠定了北宋天台宗中兴的基础。天台宗第十六祖宝云义通,原为高丽国人,
受具后学《华严》《起信》。后晋天福(936-943)时来中国,初游天台
云居德韶门下,次从螺溪羲寂受业甚久,精通一宗圆顿之学。当其欲由四
明法舶回国,郡守钱惟治(吴越王俶之子)延问心要,又请为菩萨戒师,
正文.indd 2 2017/10/31 15: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