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5 - 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P. 415

·380·一带一路:天台山与中外文化交流史



                           1998 年 8 月,村上博优先生参阅了大量的中日史料,并结合他六十
                       多次到中国访问实地考察和收集的资料,编写的《日中文化交往历史年表》
                       问世了。这本书上起公元前 2000 年的禹,下至 1997 年,把中日文化交流

                       的大事一一列出,并以公元、干支、日本、中国等四种形式表示年份,史
                       料非常细致翔实,是一本有很高学术价值的书籍,对中日两国人民了解友
                       好交往的历史非常有用。村上博优不愧为“治学严谨”的学问僧。

                           多年来,村上先生还尽其所能为不少年青的中国赴日研修生、访问学
                       者,提供各方面的资助,让他们学有所长,活跃在中日友好交往的第一线,
                       功不可没。
                           1999 年 11 月 15 日,村上先生的儿子村上静云率参议团再访天台山,
                       朝拜了国清寺等名胜古迹,走访了老朋友的家居,对中国、浙江、天台近

                       几年巨大的变化赞不绝口。他还说,父亲虽然已经是七十四岁的老人了,
                       但壮心不已,多次表示:要在有生之年,为促进中日友好,奉献自己的一
                       切!他希望再来中国,再来浙江,再登天台山!



                                    第十二节  李恩京天台山实证中韩茶缘



                           天台山茶文化东传日本、韩国,均在唐代。从传播时间看,传入日本
                       要略早于韩国;从影响效应看,对日本影响要大于韩国。
                           天台山佛教与韩国的交流始于东晋天台山名僧支遁(314-366),
                       他曾致函高丽道人,称许剡县(今浙江嵊州市)高僧竺潜(法深)之风

                       范  a 。此后两国佛教均有交流。(详见本书第一章第二节《与韩国的海外
                       交往》)而茶文化传入韩国的最早记载,见诸韩国历史文献《三国史记》
                       中高丽仁宗二十三年(1145)“新罗本纪”上:“兴德王三年(828)冬
                       十二月遣使入唐朝贡,唐文宗召见于麟德殿。入唐回使金大廉持茶种籽来,

                       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兴德王时有之,至于此盛矣。”据韩国庆尚大学庆南
                       文化研究所金在生研究:新罗兴德王三年(828),遣唐使金大廉在皇城(中



                           a (梁)释慧皎:《高僧传》卷 4。











          正文.indd   380                                                                     2017/10/31   15:01:15
   410   411   412   413   414   415   416   417   418   419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