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88

· 184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八            · 185  ·






             以类之意。本朝,上帝即设天皇地祇位,稽之典礼,有所未合。”于是翰林学                                                               赵宗复盛,传十世至武灵王,而遂以胡服与秦俱霸。其后为秦所并,则子孙荡析,
             士张璪言:“阳生于十一月,阴生于五月,则阴阳之生,天地致用之始。先王                                                               散居民间,今常山、真定、中山,则古之赵地也。故赵氏世为保州人,而禧祖、
             于是顺阴阳之义,以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圆丘,夏至日祭地于泽中之方丘,以                                                               顺祖、翼祖、宣祖,皆生于河朔,以至太祖启运,太宗承祧,真宗绍休,仁宗
             至牲币器服,诗歌乐舞,形色度数,莫不放其象类,故天神地祇可得而礼。由                                                               守成,英宗继统,陛下缵业。向使赵氏无此二人,以力卫襁褓孑然之孤,使得
             此观之,夏至日祭地于方丘,而天子亲祗之,此万世不易之理也。议者以谓,                                                               以全,则承祀无遗育矣,又安能炽昌以至于此?故臣深以为国家传祚至今,皆
             当今万乘仪卫,加倍于古,方盛夏时,不可以躬行,乃欲改用他月,不唯无所                                                               二人之力也。二人死皆以义,甚可悼痛。虽当时赵武为婴服丧三年,为之祭邑,
             据依,又失所以事地顺阴之义。必不得已,臣以谓宜即郊祀之岁,于夏至之日,                                                              春秋祠之,世世勿绝。然今不知其祠之所在,窃虑其祠或废而弗举,或举而弗
             盛礼容,具乐舞,遣冢宰摄事,虽未能皆当于礼,庶几先王之遗意,犹有存焉。”                                                             葺,或葺而弗封,三者皆阙典也。左氏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自宋有天下,

             礼官请如璪议。上批:“张璪之议,在今所宜,固无所易。”                                                                      凡两周甲子,百二十二年于兹矣。而二人忠义,未见褒表,庙食弗显,故仁宗
                  元丰六年冬至,祭昊天上帝于圆丘,以太祖配,始罢合祭天地也。制曰:“永                                                          在位,历年至多,而前星不耀,储嗣屡阙。虽天命将启先帝以授陛下,然或虑
             惟五圣之列,必躬三岁之祠祭,以礼意寝而不明,乐文杂而未正,故刺六经之                                                               二人精魄,久无所归,而亦因是为厉也。何哉?盖二人能保赵孤,使赵宗复续,
             说,考诸儒之言。缉熙旷议,是正巨典,陟配烈祖,对侑昊穹。于时维太常之旒,                                                             其德甚厚,则赵宗之有继,皆自二人为之也。何况二人者,忠诚精刚,洞贯天
             备金玉之驾。乃搢大圭,以为国之缀,乃服大裘,以考古之文。”故事:衮冕行事,                                                            地,则其魂常游于太空,而百世不灭,故乞朝廷指挥下河东北晋赵分域之内,

             至是始加服大裘,而被以衮冕。 《元丰圣训》。                                                                           访求二人墓庙,特加封爵旌表。如或自来未立庙貌,即速令如法崇建,著于甲
                                                                                                              令,永为典祀。如此则忠义有劝,亦可见圣朝不负于二人者矣。” 《青箱杂记》。
             封程婴公孙杵臼立庙
                                                                                                              嫡孙传重服
                  神宗朝,皇嗣屡阙,余尝诣 门上书,乞立程婴、公孙杵臼庙,优加封爵,
             以旌忠义,庶几不为厉,使国统有继。是时适值郓王服药,上览之矍然,即批                                                                   自唐开元时,父卒众子在,嫡孙不传重,以其不袭封也。然不知至于服纪,
             付中书,授臣将作监丞敕河东路,寻二人遗迹,乃得其冢于绛州太平县。诏封                                                               则有所不齐,国朝亦著于礼令。景祐中,石资政中立卒,众子在,嫡孙不传重。
             婴为成信侯,杵臼为忠智侯,因命绛州立庙,岁时致祭。余所上书,略曰:“臣                                                              未几而众子卒,其家奏:嫡孙合与不合传重。下礼院议。于是宋景文公判太常,

             尝读《史记·世家》,考赵氏废兴之本末,惟程婴、公孙杵臼二人各尽死,不顾难,                                                            不疑、次道与予为礼官,景文遂令三人各为议状。不疑曰:“初常传重,误也。
             以保全赵氏孤儿,最为忠义。乃知国家传祚至今,皆二人之力也。盖下宫之难,                                                              宜改正之,使追为服。”决次道则用江都集礼,以为当接服。若曰父死众子在,
             屠岸贾杀赵朔、赵括,赵婴齐已赤族无谯类,惟朔妻有遗腹,匿于公宫。既而                                                               嫡孙不传重,众子嫡孙接服。嫡孙死,众孙接服,是一尊亲为两等服也。予谓:
             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官中甚急,于是朔妻置儿裤中,祝曰:‘赵宗灭乎,                                                            “石氏之孙,宜依礼令,不传重,且为本服。自今而后,别著令,父死众子在,
             若号。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乃得脱。然则儿之无声,盖天有                                                               嫡孙传重,然后得礼之正。”又为不疑难曰:“石氏子当传重。就令石氏子于服
             所祚。且天方启赵氏生圣人以革五代之乱,拯天下于汤火之中而奄有焉。使圣                                                               中犯刑,如何处之?必以见行法、见行礼令处之也。岂可旋更礼法,使变期服

             子神孙,继继承承而不已,则儿又安敢有声?盖有声则不免,不免则赵氏无复                                                               而传重,加以重刑也。”又为次道难曰:“众子死,嫡孙接服,嫡孙死,众孙接
             今日矣。然虽天祚,亦必赖公孙杵臼缪负他婴,匿于山中,卒与俱死,以绝其                                                               服,是何异家人共犯,止坐尊长。方决而死,乃令以家长接续足其杖数邪?是
             后患。又必赖程婴保持真孤,遂至成人而立之,以续赵祀,即赵文子也。于是                                                               无此理也。”然景文从次道议,仍请著为令。其后众子在,嫡孙请传重者听传重,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