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二:皇宋事实类苑(1—39 卷)
P. 191

· 186  ·  开化古籍丛书                                      《皇宋事实类苑》卷第十八           · 187  ·






 其不请者,则不传重,岂礼之意哉?  家遣人,三请而后下,乃成婚礼,谓之上高坐。凡婚家举族内外姻亲,与其男
             女宾客,堂上堂下,竦立而视者,惟婿上高坐为盛礼尔。或有偶不及设者,则
 武臣持服        相与怅然咨嗟,以为阙礼。其转失乖谬,至于如此。今虽名儒巨公,衣冠旧族,
             莫不皆然。呜呼,士大夫不知礼义,而与闾阎鄙俚同其习见,而不知为非者,
 故事:武臣不持丧。韩汝玉奏请持丧,下两制台谏官议。唐子方为谏官,  多矣!《庐陵归田录》。
 与诸御史皆不欲令持丧。是时,会议于玉堂后署,唐子方曰:“今日不可高论
 也。”永叔勃然曰:“父母死而令持服,安得为高?”梦得坐子方旁,不觉叹曰:  蜡腊
 “俊人也。率然一言,亦中于理。”两制与台谏官竟为两议以上,遂诏 门祗候、

 内殿崇班以上持服。供奉官以下不持服。是则官高者得为父母服,官卑者则不  建隆四年,太常博士和岘奏:“唐以前,寅日蜡百神,卯日祭社宫,辰日
 为,无官者将何以处之乎?  腊享宗庙。开元定礼,三祭皆于腊辰,以应土德。圣朝火德,合以戌日为腊,
             而以前七日辛卯便行蜡礼,恐未为宜。”下太常议,而请蜡百神、祀社稷、享
 金龙玉简        宗庙,同用戌腊日。


 道家有金龙玉简,学士院撰文,具一岁中斋醮,故投于名山洞府。天圣中,  正冬朝贺上寿

 仁宗皇帝以其险远穷僻,难赍送醮祭之具,颇为州郡之扰,乃下道录院裁度。
 才留二十处,余悉罢之。河南府平阳洞、台州赤城山玉京洞、江宁府华阳洞、  淳化三年正月朔,太宗御朝元殿受贺。礼毕,改服通天冠、绛纱袍升殿,
 舒州潜山司真洞、杭州大涤洞、鼎州桃源洞、常州张公洞、南康军庐山咏真洞、  群臣上寿。国朝以来,正冬朝贺,御正殿,即以退御大明殿,群臣常服上寿,
 建州武夷山升真洞、南岳朱陵洞、江州马当山上水府、太平州中水府、润州金  奏教坊乐。至是始约开元礼,皆以法服,设宫架万舞,酒三行而罢。
 山下水府、杭州钱塘江水府、河阳济渎北海水府、凤翔府圣湫仙游潭、河中府
 百丈泓龙潭、杭州天目山龙潭、华州车湘潭,所罢处,不可悉记。予尝于学士  宣祖配天

 院取金龙玉简视之,金龙以铜制,玉简以阶石制。 《东斋记事》。
                  淳化四年正月辛卯,合祭天地圆丘,以宣祖皇帝配。有司因请孟春祈谷,
 婚礼坐鞍        孟冬神州,季秋大飨明堂,请以宣祖配。冬至祀昊天,夏至祀皇地祇,孟夏雩
             祀。从之。
 刘岳书仪婚礼,有女坐婿之马鞍,父母为之合髻之礼,不知用何经义。据
 岳自序云:“以时之所尚者益之。”则是当时流俗之所为尔。当五代干戈之际,  彗星见罢祀南郊
 礼乐废坏之时,不暇讲求三王之制度,苟取一时世俗所用吉凶仪式,略整齐之,

 固不足为后世法矣。然而后世犹不能行之。今岳书仪十已废其七八,其一二仅  太宗将南郊,彗星见,宰相赵普召检讨杜镐问之,镐曰:“当祭日食,犹废祭。
 行于世者,皆苟简粗略,不如本书。就中转失乖谬,可为大笑者,坐鞍一事尔。  谪见如此,罢祀不疑。”遂从其说。至熙宁五年,将郊而河决,神宗问辅臣曰:“议
 今之士族,当婚之夕,以两椅相背,置一马鞍,反令婿坐其上,饮以三爵。女  者以河决地震,不当郊。”王安石曰:“古者,年不顺安,八蜡不通,八蜡小祀也,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