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3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393

· 388  ·  开化古籍丛书                                            《桐山老农集》卷三        · 389  ·






 有以茂材荐公者,省除常山县教谕,秩满调余姚州高节书院山长。将之任,以  丙申十二月庚申葬于西安县之西溪源铜陵墓侧。刘氏,生于壬寅七月二十一日,
 丁父忧既终其丧不复为仕。进计筑宅于故庐之西偏以居,又葺二庐以居二子。  没于乙亥十二月初八日,年五十八,附葬西溪之源。思朴以君之行实来乞铭。
 竹木花果交植屋之前后,可以娱目,可以悦心。菽粟鸡豚足以供祭祀,采山钓  贞与孔氏交三世矣,遂不辞。谨述其事而论之曰,自圣人至君五十有三世矣,
 水足以待宾客,三弟子侄足以供使令,优游自适足以乐天年,所谓为政其在斯  而君之兄弟皆彬彬有学,食禄于时,以世其家,所谓圣人之泽,虽万世犹未艾
 与?予闻人有善行而不得用于时者,子孙必昌。公子曰兰曰华,与予游,好学  者也。铭曰:
 而文。其兄弟众多,予虽未获尽见,而皆向学,子孙之昌未艾也。公生宋壬申,  三衢孔氏,自中奉始。曲阜太末,二宗对峙。代有显人,不替厥绪。圣人之泽,
 没于后至元辛巳,年七十,葬于大石潭祖垄之右。父即进勇,祖即路分,曾祖  百世不已。惟遂安君,克绍厥美。设教县庠,县庠以举;转饷给军,其绩愈伟;
 即白云处士。娶刘氏,子四人女二人孙八人。华以公之行求予铭,遂述其事而  由是而升,佐政百里,为治有方,建立纲纪。天命有定,一疾遽死,呜呼痛哉,

 为之铭曰:       九京莫起。西溪之源,厥土刚只,卜葬于兹,附以刘妣。圣人之泽,譬诸流水,
 人之有为,而不用时,于其一家,见之设施。由小觇大,国亦如之。以公之材,  出为溪涧,潴为沼沚。将有潴者,其在孙子。其在孙子,作诗以企。
 而止于斯,岂非命耶。为善者报,有子有孙,诗书攸好,曰兰曰华,前唱后和,
 兄弟众多,不弱一个,将有显者,以大其家。人定胜天,斯其匪夸。石潭之阜,  程道夫墓志铭
 草郁松茂,伐石刻诗,以期厥后。
                  予尝铭则明之墓矣。后十有九年,程容以其父道夫之行来求铭。则明弟也,

 故遂安县主簿孔世广墓志铭  道夫兄也,既铭其弟,不铭其兄,不可。道夫姓程氏,讳宁,其先成王时庶子
             伯爵于广平程国,国亡后复以为氏。至晋,镇东将军元潭守新安,居歙之黄墩。
 孟子有言,君子之泽,五世而斩,盖为常人言耳。若圣人之泽,虽百世  廿九世孙伯之徙居开化之龙山,道夫其裔孙也。道夫儿时有大人志,及长,勤
 犹未艾也,岂止五世而已哉!今观孔君之行,尤信。君讳灏,字世广。去先圣  俭理家,能称父母之意。父母终,丧祭以礼。服阕,人意道夫必分兄弟而食。
 五十有三世,去宋御史中丞讳道辅九世。中丞之孙讳传,随高宗渡江,赐居衢州,  乃相语:“吾兄弟既不分于亲在之日,今乃分于亲终之后乎?”各以所有共为
 赠中奉大夫,生端,问奉新县丞。奉新生璹,漳州录事。录事生摅,铜陵县丞,  出入,或以役事,当诣县若府,兄弟互往,事己不私留财。县令以其友爱之笃也,
 君之曾祖也。铜陵生应发,武宁知县,君之祖也。武宁生绍,字成叔,君之父也。  名其堂曰“怡怡”,以表之。故庐毁,复创新居,高明清垲,置琴棋图史其中,

 少工词赋,有声。宋末,官从政郎工刑部架阁。元初革命,以先生为西安县达  前后植花木。每当春芳绕砌,秋月笼轩,命斝歌风,埙篪互和,宾亲至则款之
 噜噶齐,不任。再辟清节书院山长,又不任。娶徐氏,先没。再娶王氏,生三男,  尽欢。教子姓以礼,义敦柔,行端确,闺门严,族姓和。喜怒不形,虽甚恚能
 幼则君也。君早孤,奉母以孝闻。由孔氏恩例得宁国路学正,转政和县苦竹寨  容。里人争斗,公为折中,皆得其平。公生于某年某月,终于家,年七十。公
 巡检。丁内艰,服阕海宁州儒学教授,宪司帅阃以掾辟不就。家居时四方盗起,  与弟生同气,死不忍异穴,与弟合葬遯山之冈。子三人,容,起,挺;孙六人;
 江浙参知苏天爵总兵过衢,选主西安簿,转饷给军有功,升江山县尹,寻敕授  曾孙三人。时至正八年九月庚申也。父器祖,伯从曾祖埏。吾闻汉时姜肱弟兄
 将仕佐郎建德路遂安县主簿,莅政数月,治有成绩。忽婴微疾,遂至大故,思  友爱,常同卧起。而田氏不忍析产,庭下荆树复荣。世降俗薄有视兄弟如路人者,

 朴自护丧以归。君幼聪敏嗜学,心事坦夷,外无崖岸,虽有闻不自大,恭俭慈  有如寇雠者,闻道夫之风可以愧矣。此予之所以既铭其弟又铭其兄也。铭曰:
 仁。生于至元甲午八月十有二日,终于至正乙未九月三日,年六十二。娶刘氏,  乡邻有斗,披发相救。胡今兄弟,相视若寇。至于急难,乃等嬉戏。妇有后言,
 安康郡侯之孙。男三人,思朴,思模,思森;女二人;孙男一人克喆。以明年  反唇而稽。天伦之 ,如波之靡。颓逸溃散,不可陈只。不有知者,孰为作新。
   388   389   390   391   392   393   394   395   396   397   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