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89 - 开化古籍丛书之四:春秋经传类对赋等
P. 389
· 384 · 开化古籍丛书 《桐山老农集》卷二 · 385 ·
丞,为处州录事。勇于行义,不畏强御,不顾利害,卒为豪有力者噬去,人无 发,手执桄榔杖,布衣而皂绦,见予出对曰:“俊杰今看鲁两生。”予应声曰:“英
贤愚,闻者莫不为之扼腕。然后知世之以儒为訾笑者,笑窃儒之名者也,非笑 雄昔传汉三杰。”恭甫喜。后三年,予出疹,父石溪翁夜往石井请吴仲高,服
夫儒者也。乡人郑道原受业复初之门于四书,于书既吮嚼而啜其味,于诗于文 其药而透。仲高,恭甫子也。余症未解,仲高命其子舜卿来治药,病愈。予得
又咀嗫而尝其腴。忽别予将游于金陵,求一言以自壮。夫为学之方,修已之要, 子,又孙。遇病,必服其药。家去年,孙宣遇出疹,服得新药愈。夏,予冒岚
道原得之复初深矣,予何足以及之。然朋友有切磋之义。大江之东,复初之乡也。 气,气逆喘甚。得新曰:“沙也。”以绳刮之红点如沙,针刺指甲缝出血黑,服
金陵,又复初所尝游也,必有见而知之者。道原往,益求郑氏之学,如口之于 药而愈。予今七十三,见得新父子曾孙五世矣,而予可谓老也,于是知恭甫之
味,则能变化气质为儒者,毋徒曰儒以取世之訾笑哉。是则予之切磋之义也。 有后而医道之日以行而子孙日以昌也。予虽老而著书,不知年之日加也。恭甫
兄庆甫刊《及幼方》以济人。值乱,板亡。得新勉其子以家学,复锓板以继前
送徐起潜之同古市巡检序 人美可也。乱后人家多废,而予与德新独存,可不知其所自邪。
静江,古桂林也。其地极中国之南,多荒茅篁竹,丛薄深林。其境与蛮獠
相邻。其风土与中州殊。其田瘠。其民不常徉狂而狼贪。其山皆卓然拔出,伏
至地,耸造天,峰峦四面骈立若笋。其居颛颛,依险厄控,御一乖辄群聚,而
剽窃警罗诚谨,则雉兔遂入夷岛中。其气候不齐,天雨即蒸湿,稍暖故瘴热,
无论四气雾袭,人身烦冤溃乱。其仕者往往无久居志,每自解弛去,而巡捕官
为甚。致有假故不行者,横塘徐君,由晦庵书院山长秩满调静江福泉县同古巡
检。命下即戒途,且征言于予以自壮。予固不惜夫言也。横塘,日煅戈砥戟,
矫箭跃马,从卒三十人,周旋溪洞涧谷间,以求盗而获之,则戢暴之法不如是
也。饥得食,寒得衣,老弱得养,使之各得其欲,而自不为盗。是守令之责也,
非巡检之所得为也。凡人之情,就利去害,爱荣恶辱,无彼此之异也。议者猥
曰:蛮性忿鸷,易变难复,不深究切之,所以仁之也;示之以向背,申之以信义,
所以怀之也;自负固不服,率令即掩袭而搜擒之,所以威之也。与其生事以自戕,
孰若相安于无事?彼固将去其轻悍、忘其险阻以从我也。今之人所以惮去故旧
而适远方者何?中无所养而外累于物也。苟有所养于中,随其所养而安,虽炎
乡穷僻,犹不足以累之也。横塘用予言以弭盗、以处身,而盗不息、身不泰者,
予不信也。
吴氏及幼方序
余九岁时,读书家塾。有医者吴恭甫,年七十余。其身矮小,庞眉,白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