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6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176

· 172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十二           · 173  ·






             未尝逸焉,即不教不过,患而矣。公卿大臣之子弟,席父兄之荣盛,沉溺于燕                                                               有才名,他日必有以振扬其家声者也。是为记。
             安饫膏粱而厌纨縠。小人附热者,又争出巧佞以媚悦之。不有大防,能无溃决
             者几希。此黄氏所以有四德之堂也。黄居闽,为右族。方伯公以明经擢高科,                                                               文山书屋记
             一蹴而登薇省,临繁盛之区,专雄藩之寄者二十年。为其子弟者,虽乘坚策肥,
             牵黄臂苍,以颐指气使、巧佞媚悦之徒,亦何所不至。公盖惟恐其有一于此也。                                                                  开化县治,诸山骛。而东南仅十里许,环为奥谷,一峰矗起云汉间,铩其
             公尝曰,市丽浮靡斫朴之薮,肥甘佚乐丧志之地。构宅一区,俾四子雍、赓、诚、                                                             两翼,中穹旁下,拱揖相向如管卓帟张,幽涧泠泠,沿洄若玦。其土地夷,称
             让居之,而且耕且读焉。其居共一堂,而各其修息之斋。雍曰崇德,赓曰世德,                                                              而腴饶,稼则倍获,邑著姓吾氏之居在焉。地曰文山,由山水秀而得名也。吾
             诚曰树德,让曰怀德,合而名其堂曰“四德”。盖欲其务德以为继述。公来京师,                                                             居开化惟一族,自宋以来,以长厚积善,见称于乡里。入国朝,学明经,第进

             俾予发义而记之。凡言德者,善美纯懿,光明正大之称,盖天之良贵所性而有                                                               士,致显官者,缨组相望。善有先生,予友也,少隐于文山,才学笃行,不乐
             者也。务之则成,不务则弃,尊而行之之谓崇,继而缉之之谓世,种之有立之                                                               仕进。中年,郡太守强辟为衢庠师,秩满升郦城教谕,再调东莞以殁。从子体,
             谓树,思之不忘之谓怀,信能用力于是四者,以有得于心,虽未至于圣贤,且                                                               字用敬,颖悟好学,由邑庠生领乡荐,为长垣校官。考绩来京师谒予,请曰:
             将不失于善人君子矣。公之所以爱其子而教之者,视义方之训弘矣哉。予闻务                                                              “先伯父即世,诗礼之绪,责实在体。比岁,伯兄用中即旧宅之东,改作而新之,
             德者昌其胤。昔公之上世务之而昌于公,公益思务之,以昌其子孙。又欲其子                                                               扁曰‘文山书屋’,志欲储书,以训子孙。体闻而甚喜。新喻丞汪君孟良为图
             孙务之,以昌其后来者,所务不已,所昌益大。居是堂者,亦知所务矣。                                                                 其景,愿蕲先生文以记之。某幸得承恩赐告归,宁将揭之堂中,以示诸子姓,

                                                                                                              先生之教也。”予方慨善有父之不可作,而用敬兄弟思绵文献于悠久,其志之美,
             一心堂记                                                                                             可尚也!勖之以言,予又何怯焉?每见富豪之家,高其垣墉,穹之朱栋,藻其
                                                                                                              节而棁,而充之以金帛赀货为子孙计者,十盖八九。以经训贻谋者几人?殊不
                  孔川叶君茂芳,自祖父以来若干世,未尝分财异居,食指近五百余,而庭                                                            知,财多则骄溢,而贾怨以及于患,是盖有损而无益也!务学则贤,贤者居仁,
             无间言,乃颜其所居之堂曰“一心”。盖取武王余有臣三千,惟一心之义,欲                                                               由义而安,富尊荣矣!二者之得失,不待智者能辩之,而士之去彼取此者恒少。
             其齐同也。夫人之家所以不齐者,由众心之不一也。能一其心,则无有不齐者矣。                                                             今吾氏居以书名,其有见于此乎,信有见焉。计后日必有贤子孙出,而益光大
             然其所谓心者,人各有之善恶好恶,有如冰炭之不同者。苟欲一之使尽同,果                                                               其文献,不惟书舍之名,不虚文山之秀,且因人而益胜矣。

             何道哉?亦惟天理而已。盖天理之在人心者,固未始有不同者也。故缪彤掩户
             自挝,而诸妇扣头谢罪;苏琼呜咽流涕,而普明乞外更思。由是观之,欲一众
             人之心,亦不过推吾之诚心感动之而已耳。苟吾心之未一,而欲众心之一,难
             矣哉!茂芳尝与予言其子源,比自垂髫时,从乡校中读书,暮归必令就灯下讲
             说《朱子小学》嘉言善行之切于人伦者,数事使诸妇昆弟日熟听闻,以消沮其
             衷心,大有所益。余深然之。而叶君为人倜傥好义,事继母以孝闻,友于从父

             兄弟,爱逾己之子。是以一家之内听顺怡悦,有琴瑟埙篪之和,无矛盾掣肘之患。
             则茂芳之家能一其心者,良以茂芳之心无二也,非所谓修身而教于家者乎?《诗》
             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其斯之谓欤?源,字士澄,颖悟好学,为郡庠生,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