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171
· 166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十二 · 167 ·
内,和乐蔼如也。乃构肯堂于湖井之上,颜曰“崇义”。永乐丁酉,友訚以精
黄氏东郊别业记 通数学征诣缮工,服劳既久,才名益著。近得循例,赐归,以待征用。濒行诣予,
请曰:“先君子有命命予兄弟,毋相犹,毋竞爽,惟式好是图。某兄弟不敢忘,
居第传之子孙,经始者不可不为之虑,而有以教之也。是故虑其弃德也, 思光昭乃训,以永其传。然而顾名思义以自警惕,非文不彰,发其义以导人乐
而教之以趋善;虑其忘孝也,而教之以尊祖;虑其骄而逸也,而教之以勤俭。 于趋善,乡先生之职也。敢请记。”予闻而韪之,谓曰:“君子之立言,贵名教
而又为之游焉息焉,之所以舒畅其性情而养其德,何莫而非教也?如是为子孙 之有裨。苟为不然,虽工奚益?”请为子言崇义之义。孟子曰:“义,人路也。”
计,可谓善于贻谋者矣。富贵之家有不学无术者,惟知华其第宅,丰其帑藏, 天下之事,莫不由焉。不由焉,如人之行,不由于路。其可乎哉?诚知义之可
广其菑畬,将俾子孙世守之,而未尝知为之虑以教之也。乌得而长有哉?闽人 崇,举无余事矣。岂独敦睦世家而已哉?盖敦睦者,孝弟之事。孝弟虽曰仁之
黄雍,字叔敬,今浙江左布政使。黄公之冢嗣。世居郡城年三十余。敦行孝友, 用,然皆天理当然之则,人所共由,孰曰崇义不自兹始乎?然予于伯仲有渎告焉。
恬于嗜好,志在务德积善,以世其家。颇厌旧居之喧,乃于东郊违城十里许, 夫同气相求,天之恒性,易于亲厚者也。异姓相聚,人之常情,易于疏薄者也。
得幽旷之地曰“前屿”,以父命营别业焉。建宅若干楹,居昆弟子姓,勖以务学, 亲厚者,一旦为疏薄者所间,亦从而疏薄矣。子之兄弟旦望登斯堂,当重申此
扁其正堂曰“崇德”,中堂曰“为善”,最乐使弟子常目在之,所以虑其筑德而 义以相戒勉。使闺阃之内,户庭之间,一于亲厚而无疏薄,不惟不可间,亦无
教之以趋善也。建家庙于正寝之后,以奉上世祖考。岁时有事,必敬必诚使长 间矣。《诗》云:“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湛。”子曰:“父母
幼观感而知□义,所以虑其忘孝而□之以尊祖也。宅东南有□斋,东曰“清约”, 其顺矣乎!”夫兄弟之敦睦,父母之至怀。子之先人虽不及见,九原有知,吾
南曰“耕读”,处诸子弟日肄业于其中。鸡鸣栉沐,课习有程。蔬食菜羹,衣 计其冁然笑矣。光前人,训后嗣,自近以及远舍,是何以哉?若是,则斯堂不
无文绮。每当播植易耨,必使躬历目视,以知稼穑之艰难。非虑其骄逸而教之 负崇义之名,而予言于名教,宁无小补耶。
以勤俭乎?西得亢爽之地以作亭,临高纵目,万象在下,水光山色,昏旦异观,
题曰“江山真趣”,而目其景之胜为八咏。暇日,或从宾友、携童冠休憩于是, 聚景楼记
以游焉息焉。又所以舒畅其情性,而养其德也。其于经始虑远之图,视不学而
居富贵者异矣。夫善,德之基也。孝,德之本也。勤俭,德之修也。游焉息焉 浙之东,临安山水最胜。高叔润氏居西墅,构楼而擅其胜焉。名之曰“聚景”。
以养之者,德之助也。务德以居业,吾知其长有也。宜哉! 其从叔,江右佥宪汝晦,予友也。称叔润好贤乐义,能不以声利汩其怀抱。远
近士大夫至,必宾接之。登高四望,则功臣前却,朗峰后骛。左延九洲,右揖
崇义堂记 大庙。高者抗层霄,下者入衍奥。苕溪之水,由天目百折东下至其地,若练纡
玦环,泓涵渟滀,烟云鱼鸟,出没不时。四时朝暮,态状万殊。或对客弦雅琴
三衢常山杨氏,衣缨望族也。上世以儒术仕而显者,代有其人。存仁父肥 歌古诗,持觞投壶,以眺以咏。二子日侍左右而游焉息焉。所即者端士,所闻
遁山林,修德行义,以教于家。二子服庭训,彬彬称其家儿。伯字友善,仲字 者正言,执而不拘,适而不逾,雍容舒徐,目染而耳濡。以世之庸众人,汲汲
友訚,父尝戒之曰:“士大夫之家所以异于人,以其有诗礼之教,敦孝友之行也。 于旦□,恒若不足者,视之斯愈矣。愿有记也。惟二气流通乎四时,以发育万
予少昧庭训,壮不能有为,恒惧身之不修,以忝前闻朝夕。惕若尔兄弟尚无忘 物。其自形自色者,皆景也。若无情焉,而所以然之妙,实不掩圣贤。每举其
所自出,以笃友于之爱,则幸矣。”暨存仁父谢世,友善兄弟方弱龄。念治命 昭著者以示人,盖以天地之气象,同乎吾心之理也。是故,静而山,仁者有常也;
之在耳,痛趋庭之莫再,友恭两尽,爱好弥笃,妻孥化成,子姓则效。一门之 动而水,知者不恬也;川之流,道体不息也;鸢飞鱼跃,化机流动也;庭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