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8 - 开化古籍丛书之五:觉非斋文集
P. 188
· 184 · 开化古籍丛书 《觉非斋文集》卷之十四 · 185 ·
《觉非斋文集》卷之十四 第闻而知之,意其间气流行于两间者,无时或息,循环代谢,又必有出而承之
者矣。临海叶君孟德,年甚富,颖悟绝伦。举明经,既魁天下士。及登第后,
四川按察司按察使弋阳黄溥选编 为秋官尚书郎,能不以官守夺其所好,务学益勤。作为文章,每出一篇,立意
蜀府纪善吉文黎纮校正 必新,造语必奇,未尝蹑人故步。援引证据,出入经史,断制斩绝而归宿于理,
烨然其可畏者。窃叹天台之晚秀后出而承之者,不在斯人欤?然惜其日以鞫谳
为事,敲扑喧嚣,牒诉倥偬。才固足以兼人,而志虑终不能专一也。不知天欲
序 玉人之成,自有其道,岂偶然哉?孟德为司寇属官,未终考,大臣荐其才,出
守池阳。夫以六品秩超迁二千石,固不轻矣。藉令得剧郡,租赋力役,动辄数
十百万。大奸嚣讼,不可爬梳。趋承应接,日且不暇。视刑官之丛沓,又相倍蓰,
送郑公雍言还四明诗序 何暇他及。今池阳为江东美郡,赋轻事简,无力役百万之征;民谆和气,无大
奸嚣讼之俗;上官非专事不至,无趋承应接之劳。终日燕坐黄堂,面九华之秀,
古之人重崇友道,其于聚散思慕、舒郁欢戚,情之所至,必发于声。此送 瞰秋浦之清,以娱悦性灵,而发舒胸中之丽藻作为文章,以追踪乡之前辈,固
别所以有诗也。河梁执手,肇于苏、李。魏晋以降,作者寝广,至唐而盛矣。 不难致也。予久居京师,辱孟德不以拙耄见鄙。每相与商略文事,多见裨益。
然必其人皆贤,其事皆实,故其情切至其思深远。其所以发而尽者,忠厚和平, 今当别去,而同袍之良,及欲予有所赠,尚可辞焉邪?若夫治郡安民之政,所
慷慨激烈,无不得宜,故其言与其人并传于后世而不泯没。今世士大夫宦游京 以报上恩而副知己者,孟德自计审矣。即有言,复何增益哉!
师者众,以诗文饯送赠遗,大篇短章,曾无虚日。逢掖之士,操觚应酬,亦且
不暇,苟其人皆贤,其事皆实,吾固无得而间然矣。然或非其人,而溢过情之誉, 送表弟宋玉成通判澄江府诗序
无其事而张夸诩之词,情不切至,思不深远也,则以庸常泛泛之语,应一时之
须者往往有之矣。若是,欲其言与其人并传于后世,而不泯没若古之人,难矣 余少时,与玉成同游学庠序。玉成之母,予先府君中表兄弟也,慈而笃于
哉。四明郑君雍言之归省也,其同年友若干人,分题赋诗饯之,俾予为叙。郑 亲。故予在学十年,往来住在玉成家,顾遇馆谷者,无不至及。予从宦京师,
君之德,粹然以温,其才蔚然以华。与人交谦慎和厚。以名进士久处清要,又 而玉成贡春官入太学三年,归拜家庆,二亲皆康强无恙,周旋膝下甚欢。岁余,
多艺能,而自视歉然。郑君盖今人之贤者也,故诸君于其行也,情不能已而发 复入太学,擢刑部主事。甫余月,二亲相弃养,匍匐南归,荐罹哀痛。终丧治
于声。其誉非过情也,其事非夸诩也。情切而至思深而远也,非予向所谓以庸 葬营冢,咸克申其情事。起复,赴行在,客予第。九阅月,改云南澄江府通判。
常泛泛之语,应一时之须之比也。若是,则其言与其人并传于后世,而不泯没 行之日,同门诸友祖饯于都门,咸惜其补远郡,举觞踟蹰,眷眷不忍别。又作
若古之人,不难无接矣。□□幸以芜言托与同久,故忘其僭逾而为之叙。若君 歌诗以纾其情,属予序。昔殷浩北伐无功,桓征西叹曰:“使深源为令仆,足
荷国家休美,归荣其父兄宗族者,群公于送行诗间,见而叠出。予故略云。 以仪刑百揆,朝廷用违其材尔。”夫以浩之器量,尚亦有能与不能,况他人乎是?
故朝廷之用材,犹匠氏之用木,榱栌杗桷,细大曲直,咸适其用,大厦斯举矣。
送叶太守之官池阳序 苟曲直易位,细大失宜,吾知其不可也。夫刑名法律之官,必得聪察强毅之材,
则下无留情,曹无滞牒,事克济而职斯举矣。处边郡,为天子牧小民,非宽和
天台素号文章渊薮,盖山川神秀所钟。当国初尤盛。予恨晚生,皆不及识。 慈爱,能尽绥怀之道者,未可也。玉成为人恺悌恻怛,与物无忤。向使久处刑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