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3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63

· 258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三       · 259  ·






 何物中耶?言外见浑仪之不爽,以见圣人之开天道通乎天。  洪泉极深,何以窴之?地方九则,何以坟之?泉,疑作渊。《唐本》避讳而
 右第一支,言开天之圣人,为生民授时平秩之故,竭心推步以测天,其忧  改之也。窴,与填同。坟,叶音贤。
 勤也如此。此无所传、无由考,以聪明穷极其故,而识其所以然者也。考证《尧典》,  言洪水极深,岂鸱龟可以填之!鲧何计之拙耶?禹贡九州,则地方为九等
 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历象句,即浑仪也。舜在璇  成赋,禹岂用人力填之,使高坟乎?禹何变化之巧耶!
 玑玉衡,以齐七政,乃恐有渐差,因而加察之,使与天象合也。问者其间字法  应龙何画?河海何历?历,叶音勒。
 甚明,解者皆莫之细察耳。     有传说者,谓应龙佐禹,画地流泉,以神其说。则问应龙何独为禹画耶?
             果谓有之,则禹藉应龙之力而可矣。禹于九州之河海,何必随山刊木,一一身

 不任汩鸿,师何以尚之?佥曰何忧,何不课而行之?汩,音骨。或曰“不任”  历之耶?问意总见好事之说无凭,皆禹之实力以行其变化,所以斡父蛊而副君
 之上有“鲧”字。尚,叶音常。行,叶音寒。  之任也。顺便插一“应龙”之神怪,以带起后问之多少神怪。
 汩,治也。鸿,洪水也。师,众也。尚,举也。佥,同也。课,面试也。行,  鲧何所营?禹何所成?康回凭怒,墬何故以东南倾?墬,古地字。
 前往也。言鲧之方命圯族不可任治水之事,四岳诸人何以举之?举之曰:试可  此承上节问意。言鲧何所见极障堤之经营而工不成?禹何所见顺水疏凿,
 乃已。下以为忧。尧又何不先面试其可否,乃遂行之使往?  行其所无事而功遂成?此何以故,正见禹识水性之就下,见地之东南倾陷,故
 按:此问意,见尧忧之急,四岳同心,其不暇少缓,故如此。此第二支起,  疏导其流而功自成,何待应龙之佐画?若信应龙之说,又不若信上古言。共工
 皆问尧使鲧、禹平水土之急,以写出圣人忧民之心。主尧身上说。  氏,名康回者,与颛顼争帝,怒以头触不周山,天柱折,地维绝,故天倾西北,

 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听,平声。  地陷东南。已若早为佐禹之地矣。然地陷东南,乃自然形势,岂有康回一触能
 鸱龟,即今筑堤者,有石龟、石鳖之名是也,所以捍水之冲以护堤者。长  使地倾之理?故作诙谐之问,以讥应龙之说谬也。
 堤联之,有如鸱龟之曳尾相衔也。但此可捍小水,非可以治洪水。鲧何听此谋  九州安错?川谷何洿?东流不溢,孰知其故?错,音措,七故反。洿,去声。
 耶?又言鲧顺人谋而过听,至望成功之心。则一帝何不原情少贷,竟殛之耶?  此极赞禹功之成,由于圣哲通乎天地之故,庸人惟不知其故,妄测圣人而
 此见尧之用刑,不私一人,所以为生民也。  为神异之说。若充其类,至有理之不可诘者,盖收结上文,以启下文所问也。
 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禹腹鲧,夫何以变化?施,叶音沙。化,平声。  言禹功既成,九州安错之后为川为谷,洪水何皆洿下,东注于海,东流遂不满
 《山海经》小注《开筮》曰:“鲧死,三岁不腐,剖之以吴刀,化为黄龙也。”  溢泛滥。庸人孰有知其故之所以然者乎?不能知之,何得以妄说诬之?禹岂赖

 按:是黄能,三足鳖也。“龙”“熊”,皆“能”字之讹。言既殛而三年不腐化,  应龙而侥幸成功者?
 是何故?若亦不瞑其功之不成而受殛者。禹腹鲧是倒装句法,谓禹乃鲧所怀抱。  东西南北,其修孰多?南北顺椭,其衍几何?椭,音妥。
 变化,谓变堤障之法,为疏导也。言子应不改父,禹何以锐意变改之?若亦深  修,长也。椭,狭而长也。衍,余也。《山海经》有“禹曰:天地之东西
 痛父功之不成而受殛,故劳心忧思而能变化也。  二万八千里,南北二万六千里。”此禹迹所经,故有禹曰字,以别出禹之言也。
 纂就前绪,遂成考功。何续初继业,而厥谋不同?  其他则否。此问,意亦结上文禹迹之实,其幅员方广如此耳。言东西南北,其
 纂,集也。绪,丝之端也。此下承“变化”句申问。前绪、考功,指鲧。  修其衍,数几何乎?意谓可得而治之土,可得而抚之民,圣人已疆界之如此,

 皆特字法,善必归父之辞。言禹纂承父之肇端,遂成其考未竟之功,固应续父  此外非圣人所务也。正以反敲下文之问。林注引《博物》《河图括地象》三亿
 之初谋而继业,何为改其初谋,竟不同耶?意谓禹深痛其父,劳心焦思,穷极  三万云云之数,恐非问意。
 水性,识洪水之势非障堤可遏,而变化为疏凿也。下文之问,皆明此意。  昆仑县圃,其尻安在?增城九重,其高几里?四方之门,其谁从焉?西北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