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1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91

· 286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四       · 287  ·






 叶音之。        倡曰、乱曰,乃思之不已,抽引而叠出缠绵悱恻之至情也。
 此言君实未尝斥吾言之不是,以故不用吾言而缓我,乃后来中道变为回曲  少歌曰:与美人抽思兮,并日夜而无正。憍吾以其美好兮,敖朕辞而不听。
 畔道之为而有他向也。我何能不思美人之本明也哉。  正、听,俱读平声。少,旧音肖,予谓当音小。
 憍吾以其美好兮,览余以其修姱。与余言而不信兮,盖为余而造怒。憍,  少,少闲也。前歌既毕,少闲有思而又歌也。旧注训“少歌”谓乐章音节
 与娇同。姱,叶音户。为,去声。  之名。愚未得考,当存其说。此思穷之后,又思之。君之病根,只在憍美好一
 憍,矜也。览,示也。姱,好也。此直抉怀王病根之言,与《列传》纪上  着也。意谓若无此病根,尚可与再思量,从头取正。无如此病根不去,枉废吾
 官行谗之言,确好激怒谗人。罔极险哉!言君之病,只为自多其能、自炫其美。  思,身遭放逐,日夜再无匡正之人,骄他自好,敖朕之言而不听,奈之何哉?
 故与我言都不诚信,实非余有可怒,特以憎我而故造其怒也。  此乃令人思穷意绝者也。

 愿承閒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悲夷犹而冀进兮,心怛伤之憺憺。 閒,音闲。  倡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好姱佳丽兮,牉独处此异域。既惸独而不
 憺,音琰。       群兮,又无良媒在其侧。道卓远而日忘兮,愿自申而不得。望北山而流涕兮,
 此言本愿承闲陈词,说出王之病根,使王自察,则必不终于回畔而有他志。  临流水而太息。得,叶徒力反音的。
 然虑王憍,好造怒,心畏而不敢言。悲我空怀此愿,夷犹不敢进而冀进,积心  倡,旧注亦歌之音节。予谓:倡,畅也。引所思而畅发之也。鸟,自比。牉,
 莫可舒泄,惟有怛伤,频动所思而已。憺憺,伤心之频动意。  犹判,分离也。《集注》:屈原生于夔峡而仕于鄢郢,是自南而集于汉北也。林

 兹历情以陈辞兮,荪详聋而不闻。固切人之不媚兮,众果以我为患。 详,同佯。  注谓:迁于汉北,不使预朝政,故以鸟自喻。按:郢都在汉南,从林注。是独
 患,叶胡门反。     处异域,惸独不群,左右皆谗,更无良媒在君侧为之说合,道远日疏,君且忘我,
 历,犹列也。详,诈也。切直之人,不能谄媚其君,直斥奸匪。众人忌之  又自申诉不得,而望北山以南来,伤背吾君。日观汉水南去,不能随返。惟有
 而务,去所患也。    太息,伤何如矣。
 初吾所陈之耿著兮,岂至今其庸亡?何独乐斯之蹇蹇兮?愿荪美之可完。  望孟夏之短夜兮,何晦明之若岁?惟郢路之辽远兮,魂一夕而九逝。
 亡,同忘。“岂至今”,来本为“岂不至今”;黄本、林本无“不”字。  《集注》:秋夜方长,忧不能寐,故望孟夏之短夜,而冀其易晓也。晦明若
 耿著,明白切实也。蹇蹇,犯难,不顺从意。此推述前之信任,明后之不  岁,言夜望不见天明,长如年也。郢,楚都。逝,往也。言汉北至楚都之路辽
 当造怒。言始初,吾所陈皆明白切实,已经信任,则今亦如初,岂至今便忘前  远,而魂因思动,一夜九往。极形思慕之诚切也。

 日而反可怒乎?且犯难谏诤,人臣所难。何独乐为此犯难之事乎?盖君有美好,  曾不知路之曲直兮,南指月与列星。愿径逝而不得兮,魂识路之营营。
 正愿君之美好完全耳。       此承“魂九逝”句,申言之。言魂之来往,亦不知有路之为曲为直。但指
 望三五以为像兮,指彭咸以为仪。夫何极而不至兮,故远闻而难亏。 闻,去声。  南都星月,游魂虚趁,觉来愿身之径赴郢都,却不可得。魂偏若识路者,径到
 三五,谓三王、五帝。像,仪像,奉为法式,意极准则也。承上二句,言  郢都。竟夕营营,不安宁也。
 三王、五帝、彭咸,皆为君为臣之极则,能奉法式而无不至,故声闻远垂后世  何灵魂之信直兮,人之心不与吾心同!理弱而媒不通兮,尚不知余之从容。
 而无亏损也。           此承上文。言我之灵魂何为一夕九逝,视郢路之直捷若此?盖由我之心日

 善不由外来兮,名不可以虚作。孰无施而有报兮,孰不实而有获?  思君而然也。而君乃以道卓远而日忘,是人之心不与吾心同也。君疏放我,不
 此对针憍美好、览修姱,而言善必由中,名须实副。上下人我之际,无施  以吾理为直,则理弱矣。吾既不敢自通,而无人肯为我媒,为我通于君。侧媒
 者,必无报;伪为者,必无收也。今古人情一定之理,此已说尽。后文少歌曰、  又不通焉,则吾之从容守正,愿日夜以正君者,有谁知哉!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