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95 - 开化古籍丛书之七:还峰宋先生集、屈骚心印
P. 295

· 290  ·  开化古籍丛书                                              《屈骚心印》卷四       · 291  ·






 溆浦,亦地名。此实历恶境,一见而出所拟之意外。所儃徊者,眼前如此,  内小人而外君子,是为易位,而时之否矣。故谓不当遭此时也。怀忠信而侘傺,
 识前途不堪再进也。   虽恋故乡,不欲远去,却忽乎动念,令吾不欲留而将行也。
 山峻高以蔽日兮,下幽晦以多雨。霰雪纷其无垠兮,云霏霏而承宇。 垠,音银。  林西仲曰:屈子初放涉江,气尚未沮,故开口自负,说得二十分壮。先哀
 宇,屋檐也。此节至放所,其不堪如此。  南夷不知用贤取道,时徘徊顾望,犹以端直无伤自慰,似不知后面之穷苦者。
 哀吾生之无乐兮,幽独处乎山中。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将愁苦而终穷。  迨涉历许多荒凉地面,忽转而自哀,方知见疏于君之后,不知改行从俗,宜至
 乐,音洛。       于此。再思古人忠贤者,往往不见用。又以守道为是,亦无用改也,还是幼好
 此自哀终穷。知无归日,自矢固穷也。  奇服,老而不衰口吻。末以阴阳易位,欲去而远逝作结,正是不能去、不忍去,
 接舆髡首兮,桑扈臝行。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伍子逢殃兮,比干菹醢。  为此无聊语也。

 臝,同裸。醢,叶呼彼反音喜。愚按:行,亦叶以韵,读上声,有音无字。
 接舆,楚狂也,被发佯狂,后自髡。桑扈,即子桑户,见《庄子》。不衣  橘颂
 冠而处。臝行,谓赤体而行。此引二人皆贤、皆贫贱,不能具衣冠,见摈于时
 而终穷意。伍子,即子胥,以谏吴王夫差被杀,盛以鸱夷而浮之江。比干谏而死。  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
 忠不必用,指伍子、比干。贤不必以,指接舆、桑扈。胸中哀愤,不觉其言之  国,音谷,方音也,旧音。服,叶蒲北反。国,音域。二字俱远。徕,古来字。
 错综也。盖忠不用、贤不以,是自身上事,引得二贤为比,便急说本意,而又  后皇,旧注:指楚王。得其意,非正解。林注:后土之神。得正解,非本意。

 补引二忠耳。非有意安排,故以错综见奇也。  盖以比楚王也。橘,以自比。以己心依楚王,不去故国,犹橘生于南国,不逾
 与前世而皆然兮,吾又何怨乎今之人!余将董道而不豫兮,固将重昏而终  淮土。此作《颂》之本意。其备诸美又兼及耳。玩味本文,自明来者迁不去之
 身!          词,服身心定之意。下二句,只足此句。
 前世,总上节意。董,正也。不豫,不犹豫也。重昏,犹言昏昏,无开明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绿叶素荣,纷其可喜兮。
 之时也。             此节根苗花叶。根苗贞一而不迁,花叶青白而不艳。
 愚按:已上五节,应篇首六节,反顺相照。盖“入溆浦”三节至“愁苦终  曾枝剡棘,圆果抟兮。青黄杂糅,文章烂兮。曾,同层。烂,平声。
 穷”,照“乘鄂渚”至“僻远何伤”相对看,“接舆”等与“重华”应,“重昏  此节体干果实。体丰棱而难狎,果实周圆而无亏。又单表其实,外著文章

 终身”与“日月齐光”应,一篇之起结已毕。下“乱曰”三节,乃另为申结也。  之绚彩。
 乱曰: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精色内白,类任道兮。纷缊宜修,姱而不丑兮。道,叶徒苟反。
 比也。言仁贤远去,而谗伎见亲也。(右)《集注》。  此节表其实,内类有道之贞白,又总会其修美之多,无丑恶也。纷缊,盛
 露申辛夷,死林薄兮。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得薄”之“薄”,音愽。  多貌。宜修,如君子之好修也。
 比也。草木交错,曰薄。腥臊,臭恶也。御,用也。薄,附近也。言迎露  愚按:(右)四节,诠叙橘之诸美,以成全体,皆举橘自比,以自道也。
 上申出众之辛夷,竟老死于山林荒草之间,弃于不用。腥臊臭恶之物并用,芳  林注每句细为分配,犹原之某某。愚但举“根苗花叶”“体干果实”,合其全体

 草难近也。       而言。君子立德,何独不然?盖大德敦,而小德自然有分见之美。举其纤细,
 阴阳易位,时不当兮。怀信侘傺,忽乎吾将行兮!行,叶音杭。  大段或不著矣。
 比而赋也。阴,谓小人;阳,谓君子。易内君子而外小人,时之泰也。今  嗟尔幼志,有以异兮。独立不迁,岂不可喜兮?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